人们常说“愁一愁,白了头”,这可能不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
坏情绪“发泄”在身体上 外网一项调查发现,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及90%的疲劳由负面情绪引起。长期持续的负面情绪有损身心健康。
胃病 胃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功能状态一定程度上受情绪影响。当人们悲伤、忧愁、沮丧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明显变化。长期负面情绪容易让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胃炎、肠道炎症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 长期压力大、紧张焦虑的人容易患甲状腺疾病。有统计显示,70%的甲状腺疾病发病前有不良情绪刺激。
心血管疾病 焦急、暴怒等激动情绪,会诱发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皮肤病 荨麻疹、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等很多皮肤疾病,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情绪密切相关。
心理专家的情绪调理建议
悲伤、恐惧、愤怒……各种消极情感自始至终伴随人类存在。心理专家建议,我们应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但若其影响持续、强烈且难以调节,应及时调整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面对几种常见的负面情绪时,可以试试以下方法自我调节。
悲伤 感到悲伤痛苦时不要憋在心底,要哭出来。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焦虑 要缓解焦虑,需要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习惯,尽量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减少失误和差错的发生。
愤怒 感到“怒气冲天”时,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深呼吸,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节奏上。
(杨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