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蜡纸,铺展在一块薄薄的钢板上;尖尖的铁笔,匀实地在蜡纸上书写题目;油印机上,匀速地推动刷子……每当我看到不少教师抱着一沓沓试卷走进教室分发给学生时,我总会想起20年前自己“刻钢板”的情景。
在复印技术尚未普及,课外教辅资料甚少,在信息、交通闭塞的乡村学校,总有一些教师在期末复习阶段为学生自制试卷或印制作业。我的印刷技术不好,但刻钢板的力度尚可。在“雕刻”中,日臻见长的不仅仅是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水平,更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教材解读的分析能力、教学手段的优化能力、应对考试的命题能力。
虽然新时代不需要再“刻钢板”了,但我仍然呼吁教师要有“刻钢板”的精神。而新时代的“刻钢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对新课标学深悟透。作为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册教材、本单元知识的重难点了然于胸,对教学目标要高度聚焦。同时,要有对单元、全册教学内容统整、归纳、提炼的能力。给一段选文,就要能根据文本找到出题点,这不仅是文本解读能力的问题,还涉及对学段、年段、单元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把握问题。
教师要对学生学情精准分析。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知道教学的落脚点在何处,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情有了精准的分析和了解,才会对试卷中基础题、巩固题、爬坡题、拔高题等做到心中有数,刻出来的“钢板”才不会让学生心生畏惧。
教师要对考试方向全盘把握。自己命题,要对教科院的命题方向有十足的把握,题型的选择、分值的比例、素材的运用等都要研究,其实“刻钢板”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对上级教研部门试题的深度研究。只有自己躬身研究,才能把握考试方向以及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教师要对自我提高要求。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学科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我们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漂亮,教师必定要做好示范;我们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更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我们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好,教师也要养成写作的习惯。
(付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