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已久的疾病突然“好转”,本应值得高兴,但老花眼突然减轻却未必是好事。
人的眼球是一个特别精密的“仪器”,黑眼珠中央有一个透明的双凸形圆盘状组织,为晶状体。它如果发生浑浊,逐渐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使视力下降,临床上称之为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有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较多见,按其发展过程分为4期,即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初发期的晶状体浑浊发展较慢,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有的可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而不发展。如果继续发展,进入膨胀期,这个阶段的晶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厚度增加,中央部分变凸,眼睛屈光力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
如果本身有老花的中老年人,老花度数就会被近视度数抵消或者部分抵消,所以,老花眼突然变“好”,要排除白内障是否加重。
作为全球第一位致盲的眼病,白内障可以说是夺人视力的“大魔王”,几乎没有人能逃出它的魔掌。由于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各种原因,眼球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便会导致白内障,出现视线模糊、视物变形、单眼复视、散光、眩光感、易视疲劳等症状,甚至致盲,往往在40岁以上人群中比较多见,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多。若年轻人有糖尿病和高度近视,也容易被白内障盯上。
高度近视者 高度近视患者,其眼球结构和营养代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会使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长久下来逐渐发生混浊,产生并发型白内障。
一般近视在20岁左右就趋于稳定,如果到三四十岁发现自己的近视度数加深速度很快,很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切勿只换眼镜,必须尽早就医。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有很多种,白内障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由于血糖增高会阻碍晶状体正常的营养代谢,致其混浊和膨胀,从而出现白内障,进而影响视力。
针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一是控制糖尿病,二是手术治疗。如果糖尿病还引起了其他眼底病变,需要先进行眼底治疗,再行手术。
(闵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