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守望麦田 粮安天下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1957年,康振生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的一个小县城。18岁那年,他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
  3年的下乡经历,让康振生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7年,他考入当时的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1年,康振生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自此,担当起守护粮食安全的神圣使命。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和攻关科研期间,康振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院士。
  20世纪70年代,李振岐院士利用窑洞暖夏凉的特点,将学校附近的绵延数公里的防空洞改造成了“东南窑”低温实验室,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能够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实验室。
  据康振生院士回忆,恩师李振岐院士对农业科学的热爱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就像大海上的一盏灯塔,为他的科研之路指引着方向。
  如今,“东南窑”已经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师承相传,这里也见证了康振生院士40多年的科研生涯。
  康振生院士长期围绕小麦重大病害的绿色可持续防控,从组织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方面,对小麦抗病机制和病菌致病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体系。他主要开展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学及分子生态学、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规律、病菌与寄主互作分子机理、小麦抗病资源的发掘利用等研究。
  康振生院士率领团队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迄今为止,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建立的小麦条锈病异地测报技术系统,病害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同时,构建了以作物结构调整、抗病品种布局、药剂拌种、冬孢子隔离、小檗处理等为措施的“越夏易变区”治理技术体系,使“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40%,新小种出现频率降低50%,抗病品种使用年限延长3年至5年,对全国条锈病有效控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我国12个省(市)大规模应用,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50%,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达40亿元。这项技术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最高成果奖励。
  另外,康振生院士团队陆续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采集并研究了1300多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标样;团队培养的国际交流生在当地也成为了重要的科研骨干,真正做到了让小麦优质高产的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如今,康振生院士依旧忙碌。他考虑更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在师生们的眼里,康院士生正直宽厚、沉稳儒雅,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令人敬畏;而生活中的他,又是一位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的老师和同事。
  2017年11月,康振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的时期,科技工作者要发扬光荣的传统,弘扬科学家精神,服从国家的需求,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大党的力量。”康振生院士说。
  康振生院士不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递给下一代,更是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学子手中。

(何丽文)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