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是近年来的健康生活新风尚。市场上很多诸如减盐酱油、减盐榨菜、减盐蚝油等打上“减盐”或“低盐”标签的食品都颇受消费者欢迎。不少人认为减盐食品就是低钠食品,含盐量少,完全可以敞开吃。那么,这种认识科学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员阮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不一定低,恰恰相反,很多减盐食品其实属于高钠食品。
阮光锋分析说,目前我国对减盐食品的含钠量还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宣称钠(盐)含量减少的食品与参考食品相比,前者钠含量必须减少25%以上。也就是说,减盐减的是相对的百分比,而非减到某个绝对值。如果对标食品含钠量过高,即使减少25%以上的钠含量,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依然可能偏高。比如减盐酱油,虽然比市场卖的普通酱油盐含量降低25%,但酱油本身就是一种含钠量相对较高的调料。同时,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小于等于120毫克方可被称为低钠食品。因此,减盐食品也不一定是低钠食品。
从实际消费情况来看,市面上有些减盐食品外包装的营养标签上,每百克食品含钠量甚至超过2000毫克,这个量已经和人体每日所需的钠含量(2000—2500毫克)十分接近。
另外,很多消费者注重口感,一些减盐调味品的减盐量一般,但口感却可能相对清淡,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做饭时放更多的减盐调味品,从而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摄入更多的盐。
阮光锋认为,减盐不仅要控制食盐、鸡精、味精、酱油等“看得见的盐”的摄入量,还要注意减少“隐形盐”,如酱油、酱类、咸菜等高盐食品中看不见的盐。此外,有些食品制作工艺的限制,含钠量往往较高,即使吃起来不咸,也不宜多吃,比如饼干、薯片等的钠含量,有些能占到成年人全天钠摄入量的1/3。
所以,科学减盐需要从源头做起,尽量购买低钠食品。消费者应重点关注食品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看清其单位是“每100克”还是“每份”;若单位是“每份”,则还要看清每份是多少克,以此来计算食品中的钠含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盐中的钠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不可或缺的元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摄取太少或缺乏会出现疲劳、虚弱、倦怠等现象。
(据《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