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人工智能浪潮下AI大模型“推波助澜”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人工智能大模型、对话机器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不断,创新成果不断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方式。
  ▶理性看待人工智能颠覆性创新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的巨大突破对社会的影响,或要远远超过当年智能手机的出现。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60余年,为何在近几年突然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这是几十年积累后的一次爆发,新出现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着人机交互的方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不过,专家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还未出现拥有人类情感的智能体。人工智能虽然是个“文理通才”,但它仍建立在人类所有知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并没有超过人类整个群体的智慧,更不要说拥有自身情感和智慧了。就比如最近大火的ChatGPT,它的回答水平虽然已经超越很多个体乃至群体,但从机器的视角看,本质上它对于问答了什么一无所知。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之所以能产生革命性意义,是因为其具有跨界、横向、打通的能力。
  科技的发明具有两面性,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各行各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会对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行业的消失与崛起。因此,如何利用新的工具,以适应行业新的发展,成为未来是否能够屹立潮头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5至10年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红利变现期。人工智能的新产品已经快速融入各行各业,不断塑造新业态、新场景,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大模型推动AI产业化再加速
  AI大模型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AI细分领域。相比于小模型,AI大模型具备多个场景通用、泛化和规模化复制等诸多优势,被视为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
  无论是最近大火的ChatGPT,还是国内百度公司推出的文心一言,其实都是AI大模型的典型代表。
  所谓AI大模型,就是经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后,能够适应一系列任务的模型。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完全依赖模型自动从数据中学习知识,在显著提升性能的同时,也面临着通用数据激增与专用数据匮乏的矛盾。AI大模型兼具“大规模”和“预训练”两种属性,面向实际任务建模前需在海量通用数据上进行预先训练,能大幅提升AI的泛化性、通用性、实用性。
  此外,相对于传统的小模型生成模式,AI大模式能够大幅缩减特定模型训练所需要的算力和数据量,缩短模型的开发周期,还能得到更好的模型训练效果。可以说,AI大模型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了模型的开发模式,将模型的生产由“小作坊”升级为工业化的“流水线”,而模型开发模式的转变,将使得AI技术能够更广泛地下沉到一些长尾场景。
  当然,AI大模型的开发需要具备丰富的开发资源,以及庞大的数据、算力支撑。我国要建构统一架构的多模态AIGC,加快大模型和底层硬件的适配,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王祝华)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