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前723—前645),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本名夷吾,字仲,谥号敬,被后世尊称为“管子”。管仲从公元前685年被齐桓公拜相起,到公元前645年病榻论相逝世,相齐40年。管仲一生雷厉风行、大展宏图,尤其是相齐期间,不仅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还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治国理论,因而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子》一书世传为管仲所作,该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荟萃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诸家之学,集中体现了管仲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思想,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巨帙”。
在对先秦学术思想的探讨中,因《管子》驳杂难识,常为学者忽视,但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史料价值往往引起历代学者注意。《管子》在战国后期已经流行,韩非、贾谊、刘安、司马迁等人都曾读过此书。韩非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韩非子·难三》则有:“管子曰:‘见其可,说之有证;见其不可,恶之有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说之无证;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这是《管子·权修》中的话。
司马迁是较早评论《管子》的人。《史记·管晏列传》有:“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他所引用管仲“仓愿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直接取材于今本《管子·牧民》。《史记·齐太公世家》的部分内容应该参考了《管子》的《大匡》《中匡》和《小匡》。如《大匡》说:“瓜时而往,及瓜时而来。”《史记·齐太公世家》亦云:“瓜时而往,及瓜时而代。”《管子·大匡》:“公怒曰:‘公子彭生安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下,伤足亡屡。”《史记·齐太公世家》:“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屢。”
汉成帝时,光禄大夫刘向奉命整理《管子》。刘向在《管子叙录》中说:“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下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从刘向的收集整理来看,在刘向之前,《管子》以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形式在官府和民间流传,重复和互见夹杂其间,因此才会有刘向的删削,定著八十六篇。
刘向整理后的《管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八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十八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九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二十四卷。今本《管子》名为八十六篇,但《王言》《谋失》《正言》《言昭》《修身》《问霸》《牧民解》《问乘马》《轻重丙》《轻重庚》十篇有目无文,实存七十六篇,而且部分章句已经驳杂难辨,似已失去刘向校编本原貌。对《管子》的版本流传,郭沫若的《管子集校序录》、谢云飞《管子析论》、胡家聪《管子新探》、周洪才《〈管子〉版本考述》等,都有较详细的辨析和记述。
学术史研究须以文献解读为前提。由于《管子》时代久远,错简杂出,非一人一时之作,致使许多篇章难以通读,对《管子》的校勘、注释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唐代尹知章、杜佑始为《管子》作注。唐宋以后,注本多题名房玄龄。经学者考证,多数认为是尹知章所注,也有学者认为房、尹本为一家。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了陈庆照、李障天合写的《管子房注释解》。唐宋以后,有刘绩补注。
明清时期为《管子》作注的人很多,如洪颐煊《管子义证》、王念孙《管子杂志》、丁士函《管子案残稿》、张文虎《管子校》、俞樾《管子平议》、孙诒让《管子札迻》、何如璋《管子析疑》、张佩伦《管子学》、陶鸿庆《读管子札记》、刘师培《管子斠补》等。戴望的《管子校正》收入《诸子集成》,成为现存的通行本,而许维遹、闻一多、郭沫若等编撰成的《管子集校》,广泛收集各家注解,成为今天研究《管子》的必备参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赵守正、钟肇鹏、孙开泰、黎翔凤、姜涛等对校勘梳理《管子》也多有贡献。还有一些学者对《管子》的部分篇章进行了注解,如张舜徽的《〈管子〉四篇疏证》、马非百的《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内业〉篇集注》等。
时至今日,有关《管子》研究的著述已经相当丰富,真知灼见不断涌现。要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非易事。诚如郭沫若所言:“研究工作有如登山探险,披荆斩棘者纵尽全功,拾级登临者仍须自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知勤劳,焉能享受?关于《管子》全书之进一步研究,将尚有待。”
梁家贵教授等所辑校的《晚清〈管子〉研究文献辑校》(黄山书社2021年出版,以下简称《辑校》)就是这么一部思路新颖、资料重要的有关晚清《管子》研究文献整理的披荆斩棘之作。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晚清《管子》研究文献辑校”的最终研究成果,《辑校》作者花费了相当心力。该书分四编,即《管子》校释、《管子》经世致用、“管”体西用、重塑《管子》,加上“前言”和“凡例”,总计24篇,70万字。《辑校》以近代中国时局变动为背景,以1840—1911年为考察时段,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戴望、俞樾、孙诒让等为代表的校释阶段,以曾国藩、姚莹、张佩纶等为代表的经世致用阶段,以梁启超、刘师培、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管”体西用阶段。全面搜集整理了晚清《管子》研究文献资料,并加以考释、点校,完整呈现了晚清《管子》研究的全貌。全书既考虑了时间因素,也考虑了文献作者、历史影响等因素。纵观全书,笔者认为,《辑校》具有如下亮点:
1.有助于推进晚清《管子》学术史研究。
近年来,虽有学者致力于《管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涉及大量且不易搜集的文献资料,当前晚清《管子》研究领域尚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辑校》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同时,以晚清时期《管子》研究作为切入点开展《管子》学术史研究,不仅可以“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而且通过综合条贯地介绍这一时期《管子》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学术成就,论述其特征,找出其不足,也有助于推动《管子》薄弱研究环节的开拓。
2.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晚清《管子》学术史具有清晰的嬗变脉络,反映了晚清志士仁人对挽救民族危机高度认同的社会心理诉求。通过开展晚清《管子》相关研究文献的辑校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晚清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全貌,有助于加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有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需要我们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阐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对外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对外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性,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而其中首要的,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历史文化。目前,海外《管子》研究热不断升温。相关文献的辑校,有助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总之,《辑校》不仅是研究晚清《管子》学术史的重要史料,更是填补了晚清史籍整理的一项空白。祈盼作者再接再厉,继续为“管子学”奉献学术华章,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