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作为一种前沿航天技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不仅能大幅降低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未来有望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中国的重复使用空天运输技术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
航天技术专家杨慧君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空天运输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稠密大气层、临近空间、轨道空间往返飞行的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这种飞行器集航空、航天技术于一身,既能满足民用运输需求,又能执行军事任务,具有自由进出空间、按需返回地面、可重复使用的典型特点,已成为未来进行大规模空间开发及确保空间优势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22年8月26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此次试验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
谈及中国的重复使用空天运输技术,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介绍称,国家863计划对“小型航天飞机”这类可重复使用的空天运输系统和高超声速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试验,这些都为今后实现亚轨道远程空天运输系统,打下了良好基础。在863计划结束以后,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了这些研究工作。此次是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试验在轨飞行时间最长、任务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试验。
黄志澄分析称,此次试验的航天器在轨期间,应该还进行了多项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建设更先进、更实用、更经济的可重复使用航天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5年以前研制完成液氧甲烷两级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实现内陆发射,海上垂直回收。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