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震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12日为防震减灾宣传周。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一两次。
地震不可避免,无法阻止。虽然不可谈震色变,但地震毕竟是群灾之首,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努力共同面对,是可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
地震成因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除了自然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
传播方式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分为勒夫波和瑞利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地震前兆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被称之为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如下:
动物异常 大量蛇爬出洞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大气异常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等等。
出现地光和地声 地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生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小震活动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的话可达到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把这称为前震。
地下水的报警 地下水发浑、冒泡、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电磁异常 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异常。收音机失灵、电子闹钟失灵等。还包括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不过专家也提醒,地震并不是产生这些异常的唯一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