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佛坪县处于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1279平方公里,全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65.75%。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教授首次在佛坪发现大熊猫踪迹,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成立了观音山保护区,保护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秦岭四宝——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朱鹮齐聚于此,这里是世界上首只棕色大熊猫发现地,是大熊猫最理想的栖息地。
经过多年保护,佛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越来越大、种群数量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大熊猫种群数量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130余只,其数量占秦岭大熊猫总量的1/3,栖息地面积扩大了近1倍,佛坪被保护生物学家称为“秦岭大熊猫繁衍生息的希望所在”,被誉为“生物基因宝库”。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变好,野生大熊猫活动范围扩大,人们在108国道上看到过大熊猫,岳坝村村民拍摄到大熊猫喝水、游泳的视频,今年3月在一片人工栽植的竹林中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除大熊猫外,羚牛、金丝猴、连香树、延龄草等动植物种群数量稳定提升,共同组成了秦岭地区独有的生物多样性乐园。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佛坪县13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全面构筑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立体防线,大熊猫栖息环境不断改善。先后同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合作,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开展研究。打造了以“大熊猫回家”为主题的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为野生大熊猫就地救护、野外放归、个体研究和种群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宝贵经验。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色小镇”,从单纯保护到探索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社区治理协同发展,形成“秦岭生态教育”为重点的自然体验产品群。
佛坪秦岭大熊猫保护的成功经验在于:尊重物种生长需求和规律,通过就地保护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将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更好地保持了其特性;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借助大熊猫发展生态经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了进一步诠释;以大熊猫保护为模板,逐渐延伸到金丝猴、羚牛等其他野生动植物保护,更好地守护秦岭这座生物多样性宝库。
(王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