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长春,自从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沙漠治理专业毕业后,长期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正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治沙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榆林生态站站长,西农研究生校外导师,榆林学院兼职教授,及中国治沙协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工程协会理事、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
多年来,他能吃苦、甘奉献,在茫茫大漠书写绿色传奇,为陕西生态空间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紧盯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在科学研究上推陈出新
在工作中,石长春始终把科研放在重要的位置。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抓好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鉴定和报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治沙科研成果卓有成效。
近3年来,全所在专著、论文、标准、专利、林木良种等科研标志性成果方面均稳步提升。他先后策划编制20余项林草项目,科研基地得到了项目的支持,维护运行了樟子松工程中心、长期科研基地和生态站等7个国家科研平台。针对造林地块落实
难、三林老化过熟、生态留白等一系列制约林草业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他组织开展了榆林防止二次沙化及水土流失调研,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及阻控技术,凝练总结形成了《榆林生态之问》一书。期间,榆林市主要领导11次专题听取治沙所工作汇报,调研报告成果直接催生《榆林市委开展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的出台。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资80亿元,精准提升森林草原质量,全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啃硬骨头,进军白于山区,在空间治理上拔新领异
白于山区是陕西生态建设的难题。自2020年以来,石长春组织10余家单位、50多位科研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白于山区8县(市、区)开展科学考察。首次系统完整地解读了白于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状况,发现了影响林草建设成效主要问题,形成《白于山区科学考察报告》;提出了科学规划白于山区国土空间,按照系统工程思维,统筹山水田林路,农林牧副渔综合治理,解决好老百姓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一整套建议。
同时,他总结提炼出“植苗+直播+飞播”同步推进的林草建设方案。申报的“白于山区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揭榜挂帅”等2个项目获省局立项;编写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程3项获省地方标准立项;审定文冠果林木良种2项、杨树林木良种2项,取得白于山区直播造林破土播种器具发明专利1项。为促进白于山区生态空间治理,终结生态退化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做出了有益探索和科技创新。
■深入调研,开展技术攻关,在生产实践上精益求精
石长春把科学研究工作与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光伏电站建设“控面、覆土、林带、监管”八字方针,获得时任省委书记刘国中批示,被榆林市政府采纳,跟进起草立项了2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毛乌素沙地光伏电站建设;针对沙区860万亩老化过熟飞播灌木林,提出了“植苗造林+灌木平茬复壮+飞播”相结合的提质增效方案;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总长1500公里、面积170万亩以杨树为主的4条三北防风固沙林带进行了专项调研,提出了“异龄复层针阔混交”的更新换代工程技术方案;针对沙区农田防护林网残缺不全的情况,对治沙所过去为沙漠绿洲设计的“窄林带,小网格”农田防护林网重新进行调研评估,将调研成果反馈国家林草局。
另外,还促进了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出台;研究提出了沙漠绿洲“窄林带,大网格”农田防护林建设新方案,以及“一整二改五化八配套”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科学规范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
■甘为人梯,利用专业特长,在传承薪火上弦歌不辍
石长春甘为人梯,主动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做好“传帮带”,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他通过组建4支创新团队、开办常态化治沙大讲堂、动员老专家吸纳新徒弟、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用心指导10位新进研究生。并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敢于放手、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担当大任。
治沙研究所正在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够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得益于他慧眼识才,言传身教,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他为破解治沙所近20年来的人才断层困局,将“科学、坚持、吃苦、奉献”为关键词的榆林治沙精神薪火相传,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作为,在科研成果上硕果累累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石长春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把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刻苦自学岗位所必须的林业知识,掌握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
他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全局能力、解决复杂棘手问题能力、处理利益关系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做到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奉献,用无私奉献履行了创新发展农林事业的初心和使命,用优良作风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他先后参与策划榆林沙地林业基础项目20项,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及技术推广课题26项,获得科学技术奖励4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参与编制专著4部,立项标准5项,审定林木良种2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相继被授予陕西省绿化先进个人、中共榆林市委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林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先进个人、陕西60年防沙治沙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记者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