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明代宁夏平原地理环境与反骑兵工事建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徐冉
  明代,宁夏为防御蒙古诸部的“九边”重镇之一。由于蒙古诸部擅长骑兵机动,一旦突破长城等外围防线,便可在地形平坦的宁夏平原驱驰袭扰,就地防御的明军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疲于应对。为弥补宁夏平原地形上的防御劣势,在长城、屯堡等常规防御建设的基础上,明军结合实际防御需要,针对性建设反骑兵工事,从而强化对蒙古骑兵的阻截、迟滞作用,为明军组织兵力集结形成战机。其中,反骑兵工事建设对宁夏平原地区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和科学规划,不仅能有效将地形上的“不利”变为“有利”,而且维护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作用,彰显明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建设智慧。
   一、借冰筑墙
  宁夏平原为黄河进入宁夏境内后在两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其中以青铜峡为界,又将平原区为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银川平原为宁夏平原主体所在,故一般而言的宁夏平原实指银川平原,不仅是宁夏引黄灌溉的主要农业区,也是明代宁夏政治、军事中心所在。宁夏平原呈南北狭长状,黄河自南向北绕护其东,贺兰山自东北向西南环屏其西,大河、高山的地理阻限作用,构成宁夏平原“屏山障河”的天然防御优势。蒙古诸部驻牧河套地区以后,与河套地区只有一河相隔的宁夏平原防御压力陡增。尤其进入冬季之后,黄河因河面结冰,两岸均可踏冰而过,天堑变为蒙古骑兵突袭宁夏平原的“坦途”。嘉靖时,永通桥是宁夏镇城内军民出城的必经之处,“距夏城之南仅里许”,由于这一地段处于宁夏防区腹地,起初并未设防。然而,“每冬黄河冰结,套虏乘夜长驱直抵永通桥,俟侵晨人畜出城,潜掠而还。”(嘉靖《宁夏方志》卷1)蒙古骑兵依仗自身机动优势,借助夜色掩护踏冰过黄河进入伏击地段,甚至能达到“潜掠而还”的战术效果。在屡屡遭受损失之后,明军最终只能对这一地段专门部署兵力进行防御。由于蒙古骑兵进攻方向十分灵活,明军若是分散布防,更难以防御蒙古骑兵的集中突防,机动较弱的明军呈现出“聚则有余、散则不足”的防御特点。因此,明军针对黄河季节性的变化,采取对应的防御策略:在河开之时,则在河面上布置船舰进行巡防截击;待河面冻结后,则在河岸筑墙,并“浇以水,冰滑不可上”,对企图踏冰过河的蒙古骑兵形成阻障。(《明世宗实录》卷348)此外,明代宁夏镇所属防区地跨黄河两岸,明军在黄河两岸修筑长城后,黄河河道成为两岸长城之间的防御“缺口”。黄河河道水流本身存在季节性的融冻过程,造成明军无法在黄河冰面上修筑永久性的常规防御工程。待冬季河面冻结之后,明军“以草卷沙,如土牛之形,横列冰上,而于下流凿冰取水灌之,使结冻成壁,以塞河口”(《明孝宗实录》卷68)。这种“冰墙”易于修筑且建造成本低,结冰固墙足以对河道形成封锁,可以有效解决黄河河道冬季防御的问题。
   二、恃渠制险
  作为古代著名的引黄灌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纵横交织。明代有识之士注意到,密集的渠道网络本身就是迟缓骑兵机动的重重障碍,“盖以镇城跨河山之险,上自广武,下至平虏,中有汉唐二渠,导引河水溉田东西南北三百余里,沟洫沮洳,驰骋未便,兼以关隘谨严,胡骑难以并进。”在实际应用中,明军会对防御地段的灌溉渠道稍作整修,使其具备军事防御能力。地处宁夏平原与中卫地区咽喉之地的石空渠,“长七十三里,溉田一百七十余顷。弘治六年,参将韩正又加以修浚,而胡马不能渡矣。”(嘉靖《宁夏新志》卷3)韩正通过扩宽渠道,来增加蒙古骑兵的“逾渠”难度,达到阻滞蒙古骑兵的防御目的。改造后的石空渠也由此出现“口狭腹阔”的特征,又被俗称为“缸子渠”。由此,渠道的修凿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灌溉,丰实边地粮储,还能形成军事防御能力,形成一举多得之利。故而明代官员将凿渠作为增强局地军事防御能力的手段之一,渠道建设往往带有浓郁的军事属性。弘治十三年王珣奏开靖虏渠时,提出凿渠时“修筑东岸,积土如山,斩削如墙”,形成西向防御的墙堑工程,然后“山口要害,各设堡掣军,沿河按伏,以遏贼冲”,(《全边纪略》)将靖虏渠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军事防线。在靖虏渠工程失败之后,万历时期,御史李楠针对宁夏西线防御的薄弱态势,提出巩固防御的举措之一还是“浚重渠以增重险”,“平羌堡西抵胜金关,地势平衍,不足为恃,旧有渠槽湮遏弗修。今议穿凿成渠,外遏强胡,内灌田畴。”(《明神宗实录》卷129)同样,在宁夏河东地区,明军也计划“再浚大渠一道,北达鸳鸯诸湖等处,以兴水利,以遏胡骑。”(《明神宗实录》卷242)此外,决渠放水也是强化反骑兵防御能力的应急之举。万历五年时,势力强大的俺答汗为征伐瓦剌,向时任总兵官张臣提出借道宁夏腹地通过的想法,“臣不可,俺答恚,语不逊。臣夜决汉、唐二渠水,道不通,复陈兵赤木口,俺答乃从山后去。”(《明史》卷239)宁夏防区正当俺答汗西出河套地区的首要障碍,俺答汗倚仗自身军事实力强大,意图从宁夏防区择捷径西出,宁夏官员在拒绝这一要求后,不得不顾虑俺答汗有直接重兵突破而过的可能性,正是通过决汉、唐渠道形成水势阻隔,加之贺兰山赤木口重兵防御,使蒙古骑兵丧失从宁夏平原腹地突破明军防御的可能性,最终,已经恼怒的俺答汗也只好选择从贺兰山后绕行通过。
  三、掘堑以障
  堑壕是古代出现较早、应用较为成熟的反骑兵工事,历史上最著名的反骑兵堑壕就是金代用于防御蒙古骑兵的金界壕。堑壕建设不仅为“掘地为沟堑,以限戎马之足”,(王国维《金界壕考》)还要将掘出的土石堆砌在己方一侧,以加大骑兵突破障碍的难度。嘉靖时期,明军在宁夏防区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分别形成三道的军事防御线,时称为东关门、西关门及北关门。虽然堑壕施工技术相对简易,但修成之后的使用期限则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联。“东关门”地处毛乌素沙地,多为沙土土质,故而明军在掘堑时,“堤垒高一丈,广三丈。沙土易圯处,则为墙”,将堑壕与长城相匹配,形成“深沟高垒”之势。(嘉靖《宁夏新志》卷3)位于宁夏平原之西的“西关门”,“费内帑万金而为之堑者”,由于其西侧紧临腾格里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成未月余,风扬沙塞,数日悉平”,因频繁挑浚费时费力,最终被迫放弃。(嘉靖《宁夏新志》卷1)“北关门”地处宁夏平原北部,虽然不受沙漠影响,但是土壤盐碱化较为突出,“迤西一段,土脉碱卤”,需要不断花费财力人力维护修葺。一般而言,堑壕建设的深度越深、宽度越大,敌方人马行动就越困难。但是,堑壕挖掘并非没有依据,不仅需要考虑实地环境,还要符合科学的施工标准。按照现代施工标准,深度与宽度之比称为坡度系数,坡度系数与土质有关,粘土等土质系数都小于1,只有砂土土质为1。合理的坡度系数可以防止土方坍塌,从而避免堑壕淤积而丧失防御功能。尽管宁夏防区堑壕的深宽度有明显区域差异,但坡度系数都巧合地控制在1。土质最为疏散的“东关门”,“堑深广皆二丈”;“北关门”堑壕“深广各一丈五尺有奇”,但靠近黄河河滩处则“堑深广一丈”。同时,宁夏防区堑壕深宽相等,其堑壕形成的坡度角为45°。根据军事学的测算,这一坡度连步兵上坡或下坡都需用手帮助、匐匍而行。所以,明军对堑壕深宽度设定与宁夏平原土质变化有对应关系,且具有极强的工程实用性和防御有效性。
  可见,明代宁夏防区立足于宁夏平原地理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战术智慧和地利优势,巧妙地借助冰墙、渠道、堑壕等防御工事来阻滞骑兵冲击,增强明军对骑兵的抵御能力,凸显明代宁夏平原地区反骑兵工事建设的规划智慧和科学意识。
  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多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汉蒙‘共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G017)项目研究成果。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