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平现为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正高级畜牧师,陕西省“一五二”人才、陕西省肉羊体系岗位专家、榆林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三区”服务人才。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立足畜牧产业一线,勤勉敬业、严谨求实、砥砺创新,围绕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研究与推广、畜牧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在推动养殖场户增收致富、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扎根基层 当好畜牧业生产的“护航员”
1988年7月,高玉平从榆林地区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分配到榆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后改制为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疫情监测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怀着对畜牧兽医事业的强烈责任心与责任感,高玉平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每到动物疫病易发、多发季节,他就和技术人员一起下乡开展培训,宣传防疫知识,发放消毒药品,指导养殖场户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004年,我国部分地方发生了禽流感。根据地方政府安排部署要求,他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人员对榆阳区从事家禽养殖、运输、销售、屠宰的养殖场户进行流调和疫情监测,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严格检疫,严把禽类进出关口,为阻断禽流感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在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担任主任期间,高玉平每年组织人员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使全区畜禽各病种免疫密度达100%,耳标佩戴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维持在70%以上。同时建立严格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疫情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固定专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把布病源头关,通过扑杀阳性及同群羊子、血检奶牛等措施,控制人畜共患病发生,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因为工作出色,高玉平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次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个人,2011年被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指挥部授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个人。
科技助牧 当好畜牧业创新的“研究员”
工作之初,高玉平通过调研发现,榆阳区地域广阔,发展畜牧业具有较大潜力,但羊子品种选育工作滞后,为此他连续5年在耳林乡搞安哥拉山羊品种改良工作。
在榆阳区畜牧兽医站工作期间,高玉平作为陕北白绒山羊榆阳片区品种选育工作主持人,连续多年在麻黄梁镇开展陕北白绒山羊品种选育。2003年,陕北白绒山羊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为新品种。他作为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育成的主要参加人,获得2005年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市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所工作期间,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量、繁殖率等指标,高玉平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羊子普查鉴定工作,每年完成鉴定登记陕北白绒山羊种羊6000余只,并对采集的羊绒样品进行清洗、烘干、检测和分析,组建细长绒型品系、多胎型品系等核心群,建立健全育种档案,实行挂牌管理。为保护榆林市羊肉羊绒产品,促进全市羊产业提质增效,他推动创建“榆林羊肉”和“榆林羊绒”两个地方品牌,开展了申请榆林羊肉和榆林羊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了加快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化发展,加速羊群改良进程,他推动建设了18个陕北白绒山羊人工授精站(点),配备优秀种公羊和仪器设备,配种16000余只,切实提高了榆林市市陕北白绒山羊整体品种质量。
除了日常畜牧兽医工作,高玉平还肩负科研重任。他先后主持实施了《陕北白绒山羊实用技术示范》《陕北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规范研究与示范》《陕北白绒山羊6—12月龄肉用性能研究》《肉羊生产综合技术生产集成与示范》等4个项目;在6个县市区14个养殖场购买TMR饲喂设备、种羊,开展日粮配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育肥羊对比试验;实施TMR饲喂技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开展养羊实用技术培训。先后编制《陕北白绒山羊TMR饲喂技术规范》《陕北白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规范》,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撰写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本。
倾情奉献 当好畜牧业发展的“指导员”
高玉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榆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榆阳区畜牧兽医局、榆林市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所、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工作,同时担任省市科技特派员、“三区”服务人才等。作为一名畜牧人,他深知畜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进基层一线,指导服务群众发展养殖业,热心帮助广大养殖场户解决技术难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单位和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他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为契机,从2010年起,每年指导建成1个部级和7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成30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创建场。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创建县级标准化示范场和家庭牧场所;以畜禽粪污治理为导向,开展禁养区、限养区科学划定和技术指导,在全市450多个养殖场户推广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以推广实用技术为手段,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和肉绵羊改良技术推广。
2014年以来,高玉平指导榆林市5个肉羊基地县组建萨福克羊繁育核心群22个,建设肉羊改良配种站10个;以萨福克、杜泊绵羊为父本,小尾寒羊、湖羊为母本,完成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肉羊基地县区累计开展肉羊杂交改良51.1万只左右,形成杂交商品羊66.4万只,肥羔33.2万只;以技术培训为平台,多年来,他每年组织召开3次技术培训会,培训技术人员150人次,农民300人,养殖场户180个。同时指导督促各县市区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20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达2万人次。通过常年深入乡村,高玉平对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调研、研究解决对策,撰写各类技术报告15篇,为榆林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业35年来,他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3项,榆林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先后被授予榆林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振兴“三农”创业行动首批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
高玉平表示,作为一名畜牧战线的老兵,获得的荣誉是对多年工作的激励和肯定,自己将牢记为农服务的初心、为民谋利的使命,继续在维护动物防疫、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畜牧实用技术等方面发挥一名畜牧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作用,用实际行动不断推动榆林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