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游景茂、唐涛团队在黄连病害防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微生物学前沿》。
黄连是毛茛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随着黄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利川等地连续多年暴发黄连根腐病、白绢病,造成黄连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为此,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药材生物学与栽培重点实验室、林下经济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前期围绕黄连病害绿色防控开展病原分离鉴定、防治药剂筛选、土壤酸化改良和生物防治等研究。
研究人员完成了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制定了中药材(黄连)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等系列湖北省地方标准;开发了可有效防治黄连白绢病的生防菌剂;开发了“黄连叶斑病致病菌智能检测系统V1.0”等。目前上述研究成果集成的黄连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面积达到1.2万亩,化学肥料和药剂使用量降低65%,亩均增收达到11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研究,研究人员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黄连根腐病感染对黄连根际土壤、根茎、叶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腐病感染严重破坏了黄连根际土壤、根茎、叶片的微生态平衡,根腐病显著抑制黄连内生真菌和细菌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是黄连根腐病不断加重的诱因之一。该研究成果为黄连根部病害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李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