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玲是榆林市首届名校长、党员名师,第五届道德模范,连续三届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督学,靖边县2021年度科技先进工作者,靖边县2022年度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先进个人。
从教三十多年,高玲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时刻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推动靖边教育、科技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
耕耘三尺讲台 倾心教育教学
1992年8月,榆林师范学校毕业的高玲被分配到离靖边县城四十多公里的王渠则九年制学校任教。当时交通不便,每周星期天她都要早早从县城出发,搭乘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到学校,星期五再搭班车回到县城家中。在学校,她担任英语教学工作,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就这样在农村摸爬滚打近3年,她才调入靖边一小工作。
靖边一小是百年老校,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当她怀着一腔热血踏入这个美丽的校园,准备在这片热土上奉献自己的青春时,却被家长们狠狠上了一课:原来刚刚调入一小的她被安排带一年级,当各班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名字被学校用几张大大的红纸粘贴在大门口时,围观的家长们开始躁动了起来,“这个高玲是从农村调上来的么,那能带了我们娃娃了?”“一个农村上来的老师,我们怎么敢把娃娃交到她手上?”“是了,是了,咱们赶紧去找校长来,让给咱们的娃娃调个班!”……于是,二十几位家长直奔校长室,他们不知道,当时的高玲就站在他们身边。后来她才知道,当时和她同带一年级的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和几位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刚刚从农村进城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师,家长又怎么会满意呢?等到第二天见到素未谋面的学生时,学生人数已由公布的七十几名变成了五十几名。当时她就暗自在心中对自己说:我就不相信我连个小学语文也教不好。从此,每天清晨,她都提前一个小时到教室苦练粉笔字;每天下午,她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精心备好课,坚持去听学校优秀老师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个学期,她所带班级的成绩遥遥领先其他班级。她多次在市、县各类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赞赏,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
开展教育科研 打造名师团队
高玲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思想觉悟高,热爱祖国、求实创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注重思想政治修养。一次外出培训,她看到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拥有自己的创客教室,还能熟练编程操控机器人,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差,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科技工作呀!”
2012年,她担任靖边九小校长;2016年,她又同时担任靖边十五小校长。在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方面,她努力探索,以科技发展为引领,创建智慧型校园。同时,积极培养科技辅导教师,高度重视学校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技普及、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为学校以及靖边的科技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玲还在学术科研、教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她带领靖边十五小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教学活动,主持省、市级等多项科研课题并顺利结题。她始终坚持把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作为发展目标。学校不仅开辟了科普实验田实践基地、科技活动室、机器人活动室,还组建了航模、无人机、机器人、智力七巧板、科技小制作、花样魔方、科学小实验、创客等社团活动。参加“创客社团”更是孩子们争先报名的热点社团。课堂上,孩子们进行机器人的编程、搭建,多位同学在靖边县、榆林市各类科技活动中获奖。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她的脸上也洋溢着快乐。她总说,“未来是留给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敢于研究的孩子,一定要引领他们做人人爱科技,人人懂科技的时代新人。”
校园科技的普及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探索科技奥秘、掌握科技创作的基本技能。
她本人所承担、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创建学校和谐教育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家校交流与合作》ZYZX2020157ZX、《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STEM课程设计研究》、STEM2022—001《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SGH20Y0732,市级课题《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均已顺利结题,并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她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校际联片研修,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她撰写的论文《作文评语的魅力》发表于《陕西素质教育》;《立足校本教研强化队伍建设 为实施素质教育夯实师资基础》发表于《语言文字学》;《浅谈如何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发表于《教学与研究》并获得一等奖;《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发表于《语文建设》。
截至目前,学校已组织了四届科技节。特别是疫情期间以“科技战役,创新未来”为主题,在线上开展一系列妙趣横生、充满创意的特色科普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科技的无限魅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玲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校长”。靖边十五小先后被评为市级科普示范学校、省级慈善教育优秀学校、省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高玲常说:“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科教要以育人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
多年来,高玲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她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她指导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并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
重视科学普及 举办科普活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她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她经常说:“一定要重视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在有限的六年小学生涯帮孩子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她的坚持下,学校充分开展科普工作,激发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科技奥秘、掌握科技创作的基本技能。
读科普书籍、办科普手抄报、分享科学家的故事;科普知识小竞赛、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创意扑克牌搭建”比赛、“创意吸管搭高”比赛、“七巧科技”竞赛、魔方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飞行器表演(四轴无人机、水火箭发射、小力士火箭发射、电动扑翼机、橡皮筋动力飞机、手掷轻木)、机器人表演(机器人智勇闯关、机器人灭火赛、机器人创意搭建赛);电脑绘画、小制作和小创意、教具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还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涓涓细流。相信高玲一定会继续提升信心,构建科技立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
(记者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