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将“生态立县”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要求,构建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等体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构筑大美秦岭生态安全体系。立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山阳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有效预防环境风险,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022年环境空气优良指数达到35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6,位居全市第一。全县四条主要河流4个国控、2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展了14个“一住两公”地块的污染状况调查,土壤监测网络全覆盖,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打造节约集约美丽生态空间。山阳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和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优化后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10.22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比例37.09%。划定自然保护地面积2.4万公顷,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确保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加大河流岸线管控,依据金钱河、银花河“一河一策”方案,实施县域内河流动态管理,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实施监管,大力开展“清四乱”活动,确保水清岸绿流域美。
打造幸福活力高品质生态生活。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持续强化秦岭植绿护绿及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治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生态品质,扮靓城乡颜值。扎实开展“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行动,卜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改造老旧小区8个,建成停车场2个、口袋公园85个,城区增绿35万平方米,沁水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打卡地”。改造卫生厕所4776座,建成运行21个村级污水处理站,10个垃圾分类收集站建设加快推进,83个秦岭山水乡村通过市级验收,万福、花庙子和中村新区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王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