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聚焦秦创原
秦创原携手高校加快成果转化步伐
  “我们是‘三项改革’政策的受益者。去年以来,学校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合理使用知识产权,让我们的职务科技成果能够顺利在秦创原落地转化。”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安敏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给记者说。
  据介绍,秦创原建设启动以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制定了30条具体举措推动落实秦创原建设,明确了支持秦创原建设的具体路径与抓手。陕西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及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出台以后,该校在知识产权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以及职务评聘、科技人才引进、职务分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倡导以质量为导向的成果转化资助和奖励政策。
  在此背景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黄进教授团队的项目成功落户秦创原,成立了敏特科技。“这是一种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可用于印刷多层异质电路板、曲面电子产品、可穿戴传感器等功能器件制作。”王建军说。
  不只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敏特科技,去年以来,西咸新区始终以“三项改革”为创新驱动发展“点火器”,推动科技成果在总窗口不断落地转化,先后出台推进“三项改革”若干措施,组织全省首场“三项改革”科技成果展,构建“挖掘—落地—服务—展示—打榜”的全链条“三项改革”推进机制。目前,西咸新区已承办“三项改革”项目集中路演系列活动48场,配合省科技厅对接高校75所,推介项目、团队221个,已累计落地项目189个。
  “最近,我们与西安市一家加工制造企业签订了400余万元的储能电池订单,产品即将交付。”西安秦源智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云告诉记者。
  秦源储能是西安理工大学教师刘政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于2022年6月获得100万元的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落户秦创原。“我们研发的可再生耐低温长寿命单液流储能电池,具备高安全性、耐腐蚀、耐季候、低成本、维护简单便捷、环境友好等优点,充放电次数可达1万次以上,远高于锂离子电池的3000至4000次。”赵云说。
  目前仅西安理工大学就已有28个团队获批秦创原春种基金项目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各类投资过亿元。该校还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合作,在西咸新区共同建设2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学校科技成果在秦创原落地转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需要,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汇聚创新资源、对接产业需求、引入金融资本、培育创新生态,与近百家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了包括平高西安交大研究院在内的38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西安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说,这年来,西安交大承担各类横向科研项目5000余项,转让、许可专利近千件,通过赋权成立公司165家。
  “我们将更好发挥秦创原在优化提升陕西科技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作用,纵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陕西高质量发展。”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辉说。

(霍强)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