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我们应当积极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和工具,与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
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学生理解掌握了多少知识以及学以致用的潜力,而不是老师教授了多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目标的设计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本文将从信息技术融合、课堂实验结合、主动思考引导这三个方面论述一些小学科学在教育教学生活化中的优化设计。
信息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成了具体直观的动态化知识。把知识穿插到图片、视频等形式上,能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科,在教学方式的应用上就应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CAI课件的使用实现了知识的动态化,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实现了乐学乐教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在星空中》的章节资料时,把遥远、神秘、秀丽的星空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Authorware、PowerPoint和Flash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把秀丽的星空透过视频,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再结合这些信息技术诠释理论知识。
课堂实验结合
从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看,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究的机会,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真正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可以就地取材,在实际生活中选择材料,像废纸盒、易拉罐、可乐瓶等这样的废弃物正是经常会用到的材料。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选取探究材料的习惯,将会有利于自己开展科学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动思考引导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调动学生应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思维的开拓,让学生产生自主的思考意识。例如,教师讲授“水珠从哪里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象洗澡经常会出现一滴水珠掉落在身上,抬起头会看到浴室房顶上全都是小水珠。同样是教学《水和空气》这一内容,在较为活跃的班级,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空气有没有重量”这一论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用天平、充气球等实验工具来证实,最终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验证论点。很多科学探究者都是透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联系课内的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