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用的无纺布袋是环保袋吗?

陕西科技报

  现在随便在线上买个菜,你就能收获一个“无纺布袋子”。为什么商家更青睐无纺布袋?无纺布袋比塑料袋好在哪儿?无纺布是布还是塑料?
  严格来讲,无纺布是一种工艺:不通过编织,而是通过粘合或者摩擦形成布状物体。里面的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比如棉;也可以是化学纤维,比如常见的塑料成分聚丙烯。
  根据国家标准GB/T5709-1997《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无纺布是“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目前用于生产无纺布的纤维包括聚丙烯(63%)、聚酯(23%)、粘胶纤维(8%)、丙烯酸纤维(2%)、聚 酰 胺(1.5%)和其他纤维(2.5%)。其中,粘胶纤维是天然纤维的加工物,而聚酯、聚丙烯、丙烯酸和聚酰胺纤维则属于化学纤维,同时也是合成塑料的主要聚合物成分。
  商家为什么爱用无纺布袋?
  无纺布最为常用的材质聚丙烯(PP),几乎无法在自然环境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次常用的材质聚酯(以PET为主)也有同样的问题,大部分聚酯是无法自然降解。
  难降解的塑料无纺布,却顶着“环保”的名声,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如奶茶打包袋、超市手提袋,到茶包、洗脸巾,随处可见无纺布。
  自2020年初《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称《意见》)发布以来,不可降解塑料袋被限制或禁止,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无纺布袋。
  以无纺布袋取代传统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做法属于“打了个擦边球”,这个“布”字让它看起来与传统意义上认知的不可降解塑料袋有所区分《意见》明确提出了限制并禁止不可降解塑料,也提出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等非塑制品。但事实上,大多数无纺布袋不属于《意见》中提到的“布袋”,更不属于“非塑制品”。
  没法重复利用的”环保袋”
  无纺布袋如果要“环保”,其实需要通过重复使用来实现。从产品本身来说,目前上电商平台搜索,可以看到商家售卖的无纺布袋多在30—80克/平方米左右,克重较轻意味着厚度较薄,耐用性较差,多用几次就会破损。
  耐用性差的无纺布很难重复利用,上海市消保委2021年发布的《长三角禁限塑新规消费侧研究报告》显示,42.6%的受访者表示因为无纺布袋“质量差”“难看”而不会反复使用,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会把无纺布环保袋直接用作垃圾袋,重复使用一次后就丢弃。
  限塑政策的漏网之鱼
  无纺布袋作为实质上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目前仍是限塑政策的漏网之鱼。
  无纺布袋更厚更结实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次数更多,同时也增加了回收的价值。超薄的无纺布目前缺乏回收方面的数据,可能是因为本身生产的价格低廉,回收的利润有限,直接生产比回收再生产更实惠,但是把无纺布袋做厚也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更厚的无纺布袋也意味着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碳排放,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如果根本没有被重复利用,也算不上环保。
  在一次性产品中寻找解决方案是徒劳的,真正的“重复使用”不能仅靠消费者的自觉。企业和政府应当建立一套支撑“包装重复使用”运转的配套设施,让消费者多一些环保的选项,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可降解塑料袋”“无纺布袋”等等。

(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