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猴痘防控方案》显示,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感染猴痘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咽痛、口腔溃疡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区别于水痘的特征。
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高风险人群是哪些? 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
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何预防猴痘? 虽然猴痘对人群普遍易感并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与性传播相比,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比较低。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是不容易感染猴痘的。
猴痘会导致死亡吗? 猴痘病情轻微者,一般不会致死。但是猴痘病情严重,并且没有及时就医是会导致死亡的。
如果感染了猴痘,需要隔离吗? 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解除居家隔离。对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病例,经医疗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方式。
防护措施 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与陌生人发生危险性行为。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尽量避免前往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如必须前往,不要在这些场所与陌生人发生亲吻等亲密行为。
如果成为密切接触者,按照相关部门的指导,积极进行健康监测并规范行为,有症状及时就诊。
身边有猴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应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接触了疑似猴痘感染者或其使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洗手,并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