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秦岭一路向东,穿行在渭南市华州区,深切感受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它蕴含在“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赏绿”的生态文化宣传公园基地里,体现在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秦岭山林中,也折射在森林美景与城乡相映衬的良好生态环境里。
没有最优,唯有“更优”!华州区是渭南市林地面积最大、森林资源种类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县)之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华州区来说,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区范围内构建健康稳定、城乡一体、福祉共享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多的生态福利。
提质增效 绿色标准拉上来 以前靠伐树、砍树讨生活,现在护树、管理树成了主要工作之一。李印龙是华州区大明镇桥峪水渠组村民,随着华州区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他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再没有人砍伐树了!我们都忙着采连翘、摘花椒,最主要的是日常巡查、保护树林,适时防治病虫害,精心管理树林。”李印龙的收入除了采药、卖花椒外,还参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树和庄稼一样,都要精心管护,质量才能提升!”
李印龙所说的“森林质量”效益是肉眼可见的。“你看峪道里的水,枯水期容易断流,汛期容易形成山洪,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近几年,哪怕极端天气频发,这种情况慢慢少了。”他解释道,“就是林木多了,啥树种都有了,遇到暴雨,汛期能够减缓水的流速,降低峪道水流量。枯水期能够把水源涵养住,确保不断流。这就是森林天然的调节作用。”
绿水青山的背后是一系列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的全面铺开……
——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为改变森林质量不高、人工林质量差、防护林纯林老化衰退等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生机与活力,华州区林业局通过森林抚育、森林修复、森林保护、植被恢复等措施,在华州区秦岭林区的金堆镇、高塘镇、大明镇、杏林镇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2万亩。
——秦岭北麓水源涵养林工程。结合华州区秦岭北麓区域重要水源地现状,在大明镇金堆峪、桥峪,高塘镇东、西涧峪、东牛峪等区域开展人工营造侧柏纯林,侧柏、刺槐混交林1.2万亩;实施水源地森林抚育0.8万亩,有效提高了水源地森林质量和涵养水源能力。
——水网生态廊道建设。通过整合水资源、恢复水生态环境、优化水系布局等手段,以南山支流水网生态薄弱区域为重点,在遇仙河、石堤河、罗纹河两侧营建水网防护林带16.7公里,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近年来,华州区按照全市创森工作造林绿化12大工程总体部署,采用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实施秦岭北麓水源涵养林、南北台塬水土保持林、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质量提升等10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83万亩。
全民行动 创建链条伸下去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离不开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
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023年春季以来,全区党政机关义务植树活动在罗纹河堤展开,掀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高潮。在太平湖公园种植樱花、白皮松、碧桃35棵,小叶女贞、红叶石楠1600株;子仪广场缺株断档处补栽白皮松80棵,竹子1200株、樱花12棵,补植草坪250平方米;华州公园绿地存在黄土裸露,补种草坪415平方米,白皮松102棵,油松、石楠各13棵;古郑路绿化带枯死苗补栽红叶石楠、小叶女贞共35平方米;新华大街、子仪大街、古郑路、天门路北段行道栽植麦冬15000斤,有效完成黄土裸露治理工作。
组织昆虫进校园活动。今年6月14日,华州区林业局首次在城关小学开展了昆虫进校园活动。通过大小各异、体态优美的昆虫生物,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昆虫,认识昆虫,领略昆虫家族的多样与神奇,体味生命世界的相生相克,进而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来。
开展有害生物防治。2022年以来,复检苗木725000余株,在华州区与洛南交界的金堆镇区域内开展飞防作业51680余亩,清除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共2624株。先后在金堆镇东西坪天然纯林、磨沟岭母树林及少华山森林公园等重要防治节点投放花绒寄成虫,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连续两年共投放62000只花绒寄甲形成种群,达到自然生态平衡,有效防治林木面积1550余亩。目前,全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0‰以下,没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华州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在当下,方能赢得绿色未来。
(史王萍 董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