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扎根农业科研 谱写奋斗乐章
——记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艺师殷越阅
  在安康市镇坪县,有一位90后农艺师,长期扎根农技推广一线,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亲作为,把青春绽放在镇坪县的土地上,她就是殷越阅。
  殷越阅,陕西汉中人,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安康学院农学专业,同年8月到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积极投身农业科研事业,在玉米育种、中药材资源利用与栽培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科技下乡,为“镇坪黄连”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科普等多方面作出了贡献。
  结缘标本 刻苦钻研
  殷越阅作为项目第二责任人,也是普查队唯一的女队员,参与完成了镇坪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野外调查经常会遇到蛇,被蚂蟥、蜱虫咬伤,她没有退却。历经3年,完成了野外样方调查及野外标本采集任务,制作及鉴定了腊叶标本3583份。普查数据分析了镇坪县野生药材及栽培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为镇坪县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大健康产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野外采回植物标本后,在室内还要完成压制、定型、干燥等制作过程。若遇上连阴雨,标本容易出现霉变、腐坏,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殷越阅翻阅《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等工具书研究植物的特性,反复做试验,最终发现用烘干箱精确控温控时的干燥办法。经过长期实践,她总结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快速制作植物腊叶标本的方法》。此项专利技术攻克了原有标本制作技术时间周期长、多次更换吸水纸等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50%-80%,节约植物资源20%-45%,且能有效解决植物腊叶标本制作过程中容易损坏、腐烂、变色、操作复杂等问题,为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开辟了新途径。
  心系种子 辛勤耕耘
  从业以来,殷越阅坚守强国兴农的初心,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进行玉米育种套袋授粉、抽水抗旱保丰收等工作,参与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镇玉101”“镇玉508”通过审定,并被秦巴山区、云贵高原等多地引种种植,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年七、八月份最炎热的时候,恰是玉米花期,为了按计划完成套袋授粉任务,她每天穿梭在玉米试验地,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2022年的酷暑,天气格外干旱,玉米叶子干得都打卷儿了,她要一边完成繁重的套袋授粉任务,还要一边抽水抗旱。为了不影响套袋授粉进度,殷越阅早上5点多下地从河里抽水,忙到天黑打着手电筒还在地里坚守着,经过日夜奋战,玉米育种材料终于保住了,圆满完成育种套袋授粉任务。
  情系“三农”筑梦他乡
  从制作中药材腊叶标本、建设中药材标本馆,延伸到活体中药材种植资源圃、林下立体中药材种植示范实践基地建成应用,殷越阅形成了自己的科研体系。她创作的《药用植物腊叶塑封标本制作技术》《陕西毛茛科新分布属——尾囊草属》《镇坪县特色中药材标本馆建设与实践》发表在《陕西林业科技》《大众科技》科技期刊。她坚持在田间地头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给农民讲授中药材高产栽培技术,把经验和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产业富民强县赋能。
  致力科普 倾情奉献
  殷越阅七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科普一线,以“镇坪县中药材标本馆”“中药材资源圃”为载体,每年为1000余名中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30余次,把科学的“种子”播撒种到孩子们心田。她多次走进学校课堂,为学生们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启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在今年的安康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上,殷越阅还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
  铁肩担使命,奋斗映初心。殷越阅矢志不渝地热爱着农业科研事业,专注科研的定力,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她身上得到了传承。作为90后农业科技工作者,她表示将继续扎根农业科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人生奋斗乐章。

(记者 曹兴君)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