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石喻涵 段林蕊)9月15日,省政协召开“加强我省高校学科建设,推进新一轮高校‘双一流’建设”对口协商会。
当前,陕西8所学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分别居全国第4、第7位。2022年起,每年新增2.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省“双一流”建设,安排1.5亿元以上基本建设资金支持高校基本建设。在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新增3个建设学科,占全国增量的7%,增量居全国第4。总的学校和学科数分居全国第4、第7位,西部第1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全省高校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820个(博士214个、硕士606个)、居全国第6;现有在校研究生20.16万人、居全国第5,每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数约为全国平均数的2倍。在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中,我省研究生、本科教学成果奖获奖总数分别为20项、53项,均居全国第3。
通过调研,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主任薛建兴发现,尽管我省在推进新一轮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通过在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政策驱动引领、加强过程管理、学科专业改革、做好学科设置“加减法”、主动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高校在制定学科建设整体策略时没有全面考虑自身状况,贪大求全,片面强调‘上规模’‘上层次’,过分追求‘多学科’‘综合性’发展方向,从而忽略了本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脱离本校的服务面,最终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薛建兴说。
此外,他还提到:“个别高校把学科带头人等同于一般的学术带头人,缺乏选拔和激励机制;有的学校将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提拔到行政领导岗位,繁忙的行政事务,影响到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省农工生态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呼吁,建立健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刻不容缓,“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他提出,要支持和鼓励高校科教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围绕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