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陕西科技报


  “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气象谚语,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气温就会随之下降一次。然而,这个谚语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呢?
  太阳辐射的减弱
  秋分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南移,太阳向北半球射出的光线倾斜角度不断增大。这会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白昼时间减少,北极圈以内的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的范围和日数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会导致地面获得的热量越来越少,同时也会使地面自身辐射冷却加剧,逐渐转变为热量入不敷出的状态。
  辐射冷却的加剧
  当白天形成降雨并引发降温后,夜间随着云层的散去,降温过程仍在持续。当相关地域被来自北方的冷气团控制后,夜间天气转晴,地面失去了云层的覆盖。此时,地面向外辐射的热量不会被云层阻挡,也不会再有云层向地面的逆辐射。这种冷平流加上地面的强烈辐射冷却,是使人们感受到近地层空气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主要原因。
  冷空气的频频南下
  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战之后,往往会败下阵来,向南方缓缓退去。而后,当地被冷气团控制,天气放晴,气温下降。数日之后当西伯利亚或蒙古地区又有新的冷空气南下,与日趋衰败的暖湿空气再次在当地上空交汇时,又会形成新的降雨、降温天气。
  值得注意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个谚语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地区。在某些地区,如江淮地区,这个谚语可能比较适用。然而在其他地区,如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等高纬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复杂,一场秋雨后并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
 

(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