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省噪声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自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我省紧紧围绕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核心目标,狠抓工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等重点领域噪声污染治理,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治理成效明显。
  据国家发布的声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22年我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整体情况良好。2022年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监测点位达标率均进入全国前十,昼间达标率98%、夜间达标率90.3%,高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平均水平。省会城市西安市2022年昼间、夜间达标率均进入全国前十位,且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改变了陕西省会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连续3年居全国后位的局面。
  科学谋划
  构建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在深入分析我省噪声污染现状,系统总结有关工作经验,全面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噪声污染防治的特点,省生态环境厅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会同省委文明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系统谋划了“十四五”后期我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构建了“1+5+4”的噪声污染防治框架体系,提出了实现1个目标、深化5类管控、强化4项保障等治理举措,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
  夯实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基础

  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全省噪声污染防治专题会议,落实《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工业噪声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噪声重点排污单位管理,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细化噪声投诉举报管理,加大专项执法监管力度,各市(区)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为持续改善全省声环境质量打好基础。组织召开《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广泛宣传,助推构建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
  严格监管
  推动噪声污染分类治理

  结合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特点,从源头规划到末端治理,从控制增量到削减存量,针对不同噪声类型多措并举,明确各类噪声源的管控措施,严格责任制度落实,实施源头预防、传输管控、受体保护全过程监管,提高噪声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水平。
  抓点示范
  提升精准治噪信息化水平

  申请西安市为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地图应用”7个试点城市之一,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依托噪声地图、噪声溯源等信息化手段持续加强精准管控,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信息化水平,为全省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记者 王程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