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海琴)10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围绕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刘迪介绍,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立足“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优势,精准对接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和开发开放枢纽等任务,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聚集金融要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编制《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规划》和《行动计划》,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合作论坛、伦敦金融城合作交流等有影响力的活动,不断提升陕西金融在丝路沿线地区的影响力。西安位列全国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并成功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着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主体。全力支持丝路(西安)前海园建设,推动26家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在陕落户。
持续深化创新,特色化金融服务质效双升。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着力点,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积极争取资本项目开放试点,持续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支持自贸区吸引外商来陕直接投资。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分类管理,不断丰富经营主体融资渠道,精准推进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率先实现了“集团内部打通、经常资本打通、境内境外打通、本币外币打通”。
支持企业上市,积极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十年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支持和推动优质企业抢滩资本市场,形成培育一批、储备一批、上市一批的良好局面,努力做到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多板齐上”,推动上市公司实现了“质”“量”双升。我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末的39家增加至目前的85家(含过会),排名全国第15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排名全国第10位。全省在审核企业7家,在辅导企业17家。同时,积极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截至目前,我省境外上市公司数量达40家。
强化科技效能,着力打造金融服务平台。2021年6月18日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班列+数字金融”模式,为企业提供基础订舱、企业经营信息查询、轻资产信用贷等一系列服务,通过“一站式数据共享”等功能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匹配度,助力构建金融服务链,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结算难、汇率风险管理难等问题。2018年4月,全国首个主打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服务平台“通丝路”在我省上线,为小微企业提供宣传推广、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等综合性服务,目前平台入驻的外贸认证企业达300余家,涉及装备制造、工业品、农产品等200余种品类。
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以推动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为重点,持续抓好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支持力度,为陕西谱写“一带一路”建设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