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睡一晚上,有人一觉到天亮,有人却起夜两三回。对老年人来说,频繁起夜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带来跌倒风险。
临床发现,天气变凉后,很多人夜尿增多了,起夜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夜尿多”该怎么衡量呢? 夜尿症,是指夜间不得不醒来排尿的情况,相关共识中的判断标准为:
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2次(不包括入睡前最后一次和晨起后第一次排尿)。
半夜睡不着是不是夜尿增多? 这种情况不算“夜尿”,因为你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下,尿液制造速度和白天一样快,膀胱的感受依旧很敏感,过一会儿去小便一次是正常的事,也可能是焦虑造成的。
天凉容易起夜有原因 人体通过进食、饮水补充进去的水分,和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等流失掉的水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出汗少 在饮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夏季人体出汗多,而天气转凉后,出汗量减少,体液更依赖于通过呼吸、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
到了秋冬季,身体敏感的人往往就会觉得夜尿增多了,起夜次数也多了。
神经兴奋度高 到了秋冬,在寒冷刺激下,神经张力提高,兴奋性高,受到一点刺激就想排尿,这属于应激反应。
排查4种疾病隐患 前列腺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容易出现前列腺增生,挤压膀胱和尿道,使膀胱的储尿空间减少,夜尿次数增多,但是每次尿量少。
女性最常见病因是尿路感染,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部分女性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盆底肌松弛,也容易出现夜尿多。
肾脏疾病 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高血压肾病等,出现的首个症状就是夜尿增多,继而发展为肾性多尿。
心血管问题 心功能不全引起全身循环的血容量增多,继而尿液增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为血压控制不佳引起肾脏损伤,导致尿液生成过多。
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尤其晚餐量大、血糖控制不佳时。高 钙 血症:多见于甲状旁腺亢进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教你减少起夜对所有人群来说,调整以下生活细节,有助减少夜尿和起夜。
睡前少喝水 如果睡前渴了该怎么喝水呢?比较合理的建议是,睡前1~2个小时喝杯温开水,饮水量200毫升以内,同时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
少吃盐 减少食盐摄入,可明显减少起夜的次数。最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注意夜间保暖 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晚上注意保暖,有助增加皮肤血供,减少尿液产生。
控制原发病 积极控制糖尿病、心衰、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警惕泌尿感染。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可调整服药时间为傍晚。
(罗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