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积蓄人才“活水”释放创新动能
渭南高新区绘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









  全国首张“食用酵素生产许可”在这里签发,陕西省首批增材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在这里成立,渭南市首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下线销售、出口国外……
  这些令人亮眼成绩的取得,是渭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科学把握新时代园区高质量发展脉搏,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乘着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东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科学谋划发展方向,精准把握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长产业链,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围绕陕西省24条产业链、渭南市“323”产业集群构建部署,始终坚持“特色”“集群”发展思路,相继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4大特色产业为主导,其他新兴产业为支撑的“4+N”产业集群。同时,渭南高新区以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全面打造渭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无限活力和良好态势。
  如今的渭南高新区,有新时代的城市环境和风貌,有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有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这里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成效凸显,是秦东人才的集聚地,是渭南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也是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示范区和主阵地。
  积蓄人才“活水”引领产业发展
  人才是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创新驱动的首要资源和引擎。
  为了集聚产业发展必需的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撑,渭南高新区不断完善升级高质量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分别制定出台了《渭南高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重点企业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文件,印发了《智汇高新·产才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全力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引才育才储才体系,不断以人才赋能科技创新,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不竭动力。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先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团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张同存等团队分别在生物疫苗、增材制造、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积极扶持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次组团招聘活动我们招到5个人,都是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渭南科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高兴地说,有这些优质人才的补充,企业以后的发展愈发充满希望和活力。
  为了帮助区内企业解决优质人才招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渭南高新区紧盯区内关键产业链,采取“请进来”即邀请省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来区内参观,与区内企业交流沟通对接,面对面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方向,便于高校对口推荐招聘,“走出去”即领导干部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充分了解区内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以“实用急需”原则和“高精尖缺”为方向,主动出击,带着需求组团到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靶向招引,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问题。
  同时,渭南高新区还采用“校区合作”新模式,积极围绕“产业+高校+人才”的思路,紧紧依托3D打印产业基地、中创高科云谷等创新创业园区,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激发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聚集、服务产业升级的创新创造活力。
  目前,渭南高新区已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市级专家工作站15家,中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企业技术中心22家。今年,渭南高新区新增高层次人才24名,并积极组织推荐陕煤启辰、纽兰德等企业的4名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4家企业组建5支人才队伍申报2024年度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同时向省科技厅推荐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青年科技新星4名,并推荐外国专家引智示范基地1家。
  今年以来,渭南高新区又对现行人才招引、洽谈、落地等政策和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升级,并全面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措施,用心用情做好各类人才生活、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硬待遇”“软保障”,不断在招才引智、培育扶持、平台建设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形成了“1+N”的人才政策体系,极大提升了园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能力,为园区发展蓄积了“活水”,留住了资源,为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释放创新动能 增强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乘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春风,渭南高新区积极对标省市关于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部署安排和具体举措,成立了秦创原(渭南高新区)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科学决策,精心规划,渭南高新区制定出台了秦创原(渭南高新区)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保障举措,并对照任务清单,细化落实,明确责任,确保秦创原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两年来,渭南高新区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快融入“一总多区多平台”的全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以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为承载,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省级秦创原科技成果“加速器”示范样板;以中国酵素城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省级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样板,并争创秦创原(渭南)“三器”示范样板,带动渭南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迈向价值链更高端,形成辐射带动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为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新区积极发挥西安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加快提升渭南高新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基础,先后建设了中创高科云谷、云乾萌豆芽众创空间、白禾朵双创基地等三家特色平台和载体,同时指导耀佳泽创孵化器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逐步健全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到瞪羚企业、再到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链条,引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渭南高新区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平台累计达到12家,孵化总面积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300余家。同时,园区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评定55家,净增39家,总量有望达到117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304家,认定通过297家;认定瞪羚企业3家,全区现有瞪羚企业数量达6家,数量再创新高;渭南高新区国家级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荣膺2022年陕西省科技企业A类双创载体,跻身全省双创孵化行业标杆行列。
  为了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全面培育提升创新主体,渭南高新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中省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企业创新发展“聚势赋能”。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渭南高新区25家企业踊跃组织参赛,14家企业进入复赛,6家企业团队进入最后的决赛,比率占渭南市的54.5%,科瑞科技、中拓太初分别荣获二、三名等次,4家企业荣获优秀奖。
  陕西岳达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申报的“功能分子材料创新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相关产品畅销国内外;陕西秦云农产品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内连续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相关成果转化后每年可为企业带来1000余万元收益;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TAZJ超宽幅纸张凹版印刷机、AZJ双收双放凹版印刷机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国印刷机械行业的一面旗帜,并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美等30余个发达国家。
  各类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屡获突破。几年来,区内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而这只不过是近年来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科创向未来,人才强助力。如今,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浇灌出的产业振兴之树正在高新区这片沃土上愈发茁壮,不断释放出澎湃动能,为推动渭南高新区跃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提供强大支撑。下一步,渭南高新区还将积极对标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定位和要求,科学决策发展思路和方向,在提升区域产业聚集能力、平台承载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下足功夫,全力打造优质人才集聚的科技创新高地,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让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跑得更有底气、更有力量、更有后劲。

记者 赵进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