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专项采风活动”报道(五)
随手拍、水暖炕、人防+技防 咸阳大气污染防治守正出奇
——大气污染防治专项采风活动走进咸阳


  2024年元月末,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宣教中心组织带队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集中采风活动持续发力,邀请媒体团走进咸阳市,对该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举措、成效成果进行了深入参观学习和交流报道。
  “随手拍”小程序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1月24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采风媒体团率先走进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指挥中心,重点采访了咸阳市引领创新的环境问题“随手拍”项目。“群众只需打开咸阳市生态环境问题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拍摄现场,填写所在地址,直接提交即可。”咸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刘川告诉记者们。
  咸阳市生态环境问题“随手拍”投诉举报平台2021年9月上线,以微信小程序方式运行,群众可通过小程序将污染问题随手拍、随手传,使用便捷,操作顺畅,运行稳定。负责后台管理的张亚星介绍:“系统会自动识别拍摄时间、地点、问题情况,并第一时间受理,一般性生态环境问题5个工作日内办结回复。从问题举报到解决问题,再到兑付奖励,全程一般不超过1个月”。
  2023年5月5日,咸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媒体通报会,向公众推介咸阳市生态环境问题“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有关情
  况,群众举报问题经受理、交办、核实、查处、反馈等环节后,对奖励额度在300元及以下的,按照《咸阳市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办法》(咸治霾办发〔2017〕33号)和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咸阳市财政局转发《陕西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咸环发〔2021〕102号)相关标准,由会商小组会商之后以微信红包方式予以兑付。“2023年,生态环境问题‘随手拍’访问量35644人次,受理群众举报问题3469件,办结2578件,分七批兑付红包4.95万元。下一步,咸阳市将继续向各大媒体、市民和咸阳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广泛推广咸阳市环境问题‘随手拍’手机小程序,推动各区、各部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创建氛围。”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主任李景东向记者介绍了目前“随手拍”小程序的奖励情况。
   绩效A级企业与商混引领性企业 脱胎换骨到自主减排
  在企业污染治理方面,咸阳全面开展“创A增B减C清D”行动。
  咸阳市西北橡胶研究院成立于1965年,占地99386平方米,现有职工830余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利润总额1.38亿元,税收8080万元。据工作人员介绍,西橡院是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橡胶密封制品、特种橡胶制品、橡胶专用材料研发与生产,其产品配套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信息、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众多重点型号和重大项目。企业生产中的主要排放污染物为VOCs,产污环节有4个:炼胶、硫化、挤出和成型,其中,炼胶、硫化环节污染物排放量占80%以上。
  “我们在环保A级企业创建过程中,注重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的双重策略。源头治理方面,淘汰了低端、高能耗的产品,转向生产高端、环境友好型材料消耗的产品,以减少排放量;末端治理方面,采用了低温等离子和活性炭吸附的多级处理方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VOCs挥发。目前,公司共有环保治理设施35台套,环保治理累计投入1260万余元。”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
  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拴美介绍道。如今已是环保绩效A级企业的西北橡胶研究院,可以在重污染天气自主减排,不会影响日常生产经营。
  在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街道办,有一家占地28亩、员工130人的商混行业环保引领性企业——咸阳秦汉混凝土有限公司。该企业配备2条三一重工180型生产线,年生产力为80万立方米混凝土,公司2022年产值达到3.5亿元,上缴税款1200万元。在咸阳秦汉混凝土有限公司,记者目睹了一辆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通过换电站快速完成换电的过程。这个换电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9+1换电站,换电仅需2分钟,即可达到车辆续航160公里,确保所有车辆连续运输。
  咸阳秦汉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刚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运输环节的零排放,公司自2022年2月以来累计投入4269.57万元用于环保升级改造,先后购置了40辆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和2辆新能源非移装载机,全面替代原有已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40辆国五柴油商混车和国三非移装载机,是咸阳全市第一家100%更换新能源车辆企业。同时投入110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规模最大、动率最大的新能源车换电站,2块电池,一边换一边充,两辆车换电仅用2分钟,而充电需要3小时,时限大幅缩短,即用时4分钟可保证车辆全天运行。此外,公司不断进行提标改造,以对标引领性企业为目标,采用全封闭式生产工艺,对生产设备及骨料仓全面封闭并配备全覆盖喷淋系统降尘,粉料仓顶加设有布袋收尘设施并定时更换保养,每季度聘请第三方检测。厂区车辆冲洗选用最先进的上海凡贝公司生产高压门式洗车机,厂区地面以洗扫车为主,两小时清扫一次,配备高塔喷淋系统进行厂区降尘。2023年8月1日,荣获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商混行业环保引领性企业”称号。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秦都分局副局长李冲告诉记者:“在市生态局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秦都分局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优化营商环境,聘请专家上门为企业指导环保绩效升级工作。目前,区内两家商混企业被省环境厅评为环保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应急响应时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同时我们采取帮扶宣传一体的模式,让企业更加深入了解环保政策,通过一系列举措,辖区企业逐步走向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
  汽修废气收集处理 建成“秦蓝”绿岛集中钣喷共享中心
  针对汽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溶剂、清洗剂等会释放VOCs、NOx、SOx等污染物集中收集处理,咸阳市秦都区牵头建成了汽修集中钣喷共享中心“秦蓝”(绿岛)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双照街道汽车产业园内,是秦都区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污染治理走上探索新的治理路径的重要举措。
  项目负责人褚中成带领记者参观了操作车间和废气集中收集处理设备:“项目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投资2723.83万元,环保设备投资650万元,建设自动化汽车维修钣喷生产线3条,购置打磨、喷漆、烤漆、粉尘收集治理、配置VOCs环保综合治理系统,风量60000立方米每小时,可达到VOCs浓度从160毫克每立方米降至19.8毫克每立方米的处理效果,能有效解决汽车钣喷行业分散,VOCs废气收集、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据悉,该项目采用“吸附+脱附+催化燃烧”VOCs综合治理方式,遵循“应收尽收”原则,实现无尘化作业。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喷涂20000辆,大幅减少周边汽车钣喷企业环保投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能力,削减颗粒物和挥发有机物排放量,将有效解决咸阳市城区及周边汽车钣喷行业分散,VOCs废气收集、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农村清洁取暖 秦都区马庄街道林孟村大面积普及水暖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清洁取暖工作,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保卫,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中农村冬季普遍存在烧炕、燃煤取暖的习惯,费时费力还不环保,加之房屋密闭性差,取暖效果也不理想,且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隐患问题。秦都区马庄街道林孟村正在积极试点实施“土炕”改造“水暖炕”工程,据说亲身体验过水暖炕改造的试点户,无不交口称赞。
  记者来到林孟村一村民家中,摸着暖暖的炕,听一孟姓村民大姐感慨道:“这个‘水暖炕’温度可以调节,不干燥,也不费电,有自动断电功能,安全性也强,比电热毯好多了”。一林姓长者也告诉记者,之前村里都是烧煤烧炕,多少对环境都有影响,现在大家环保意识也提升了,水暖炕方便好用,全省好多地方的人过来村里考察学习。林孟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康柱介绍说:“水暖炕通过热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取暖,导热快、保温效果好;同时无安全隐患,可实现自由控温、持续恒温的效能,水暖炕每晚耗电两度,只需要一块钱,既省钱又省心。”
  “为进一步改变农村生炉煨炕的生活取暖方式,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马庄街道从解决群众的冬季取暖问题入手,截至2023年,累计投资约82万元,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水暖炕。”马庄街道办主任高谦告诉记者。
  “清洁取暖实行‘先补后用’,补贴标准提高至600元,优先在重点镇办面向70岁以上老人常住户、使用烧柴土炕的高龄老人进行免费安装‘水暖炕’(平均每户500元,一天用电量在2.6至3度之间),在推动清洁能源改造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林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谷朝阳向记者介绍了清洁取暖的补贴政策。
  从烟熏火燎的土炕到干净方便的水暖炕,清洁取暖的推广,既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又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相信随着清洁取暖的持续推进,咸阳市广大人民群众必将在更多个蓝天白云下,度过一个个幸福年。
  “2023年,咸阳市委、市政府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以‘无路可退就要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推进攻坚行动,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推行‘月研判、周调度’机制,26名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镇办,实行‘75311’调度指挥机制、环境问题‘一单双罚’等制度,推广环境问题随手拍,优化清洁取暖‘1+9’政策,在重点镇办推广‘水暖炕’,开展散煤有偿回收。先后完成41家橡胶企业、16家铸造企业搬迁改造,新增A、B级企业16家。2023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17,同比改善4.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较2022年前进了一位,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6天。”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永刚介绍道。
  2024年,咸阳市将继续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快重污染企业、绩效水平低的企业搬迁退出,充分利用电厂余热、地热能供暖,全面推广水暖炕,降低结构性污染。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烟花爆竹管控,持续提升扬尘治理标准,实行“一路一策”,开展秸秆清零行动,建设高空瞭望系统,加密露天焚烧监控、空气质量微站,打造镇办基层战斗队,下放部分执法权限,全面提升“人防+技防”水平。
  通过此次采风活动,采风团对咸阳市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做出的奋斗和取得的成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记者们纷纷表示,咸阳市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守正和创新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王一 记者 王程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