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一碗看似普通的油泼辣子擀面皮,背后竟然有62件专利的“加持”。
擀面皮是宝鸡市的地方小吃,去年的销售额突破55亿元。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擀面皮销售火爆,每天的出货量高达100万份。而这样一张小小的擀面皮背后,竟然有62件面皮制备、洗面沉淀、熟化成型等相关专利,涵盖面皮的整个工业化生产流程。小小一张宝鸡擀面皮,支撑起一个地方大产业,这背后的专利故事引人深思。
从一份地方小吃发展到一个支柱产业,首先要大规模扩大产能,变传统手工制作为工业化生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创新。对于擀面皮而言,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擀面皮由生变熟。为此,当地企业开发出擀面皮熟化技术,使擀面皮的产能翻番。而为了保持传统风味,当地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创新发酵技术,可以控制最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保证了擀面皮的口味正宗地道。这62件专利,就是当地企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直观体现。
无独有偶,在柳州螺蛳粉、武汉热干面等特色小吃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食品工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从传统手工作坊进化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来源于技术创新。从南到北,我国的特色小吃数不胜数,这些小吃,有的早已跨越地域界限,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而有的地方小吃虽已传承多年,但仍维持手工生产,很难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更有一些“老字号”故步自封,缺乏技术含量,只能靠“情怀”支撑,未能满足消费者不断转型升级的新需求,结局令人唏嘘。
一份家乡味道,也能变身一张经济名片。随着宝鸡擀面皮知名度不断提升,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拉动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大产业。事实表明,地方小吃要想做大做强,必须用技术赋能、靠创新突围。专利是创新者必经之路,宝鸡擀面皮的故事启示我们,促进传统美食向地方特色产业转变,应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依靠知识产权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