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在2月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
  一种猿类特异性遗传成分,插入一个尾巴发育相关的基因,就会导致一种新的蛋白质异构体的产生。这在胚胎发育模型中会影响尾部伸长,意味着这种成分会促进人与猿类尾巴的缩短或退化。此外,科学家认为,失去尾巴的演化过程或导致人与猿类更容易出现神经管畸形。
  与其它灵长类物种不同,人科猿类——包括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都没有尾巴。尾巴的消失,是人类和其它猿类演化中最显著的身体变化之一。不过,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机制一直有待阐明。
  此次,包括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筛查了与脊椎动物尾巴发育相关的140个基因,寻找可能导致猿类失去尾巴 的 变化。他们认 为 ,Alu元件插入猿类祖 先 的Tbxt 基因(与有尾动物的尾巴发育相关)可能促进了尾巴的消失。为检测这种理论,他们构建了表达Tbxt基因不同形式的小鼠模型,包括两种外显子跳跃异构体(在猿类中这种异构体可通过插入Alu诱导)。
  团队发现,表达两种Tbxt形式的小鼠皆没有尾巴,或尾巴变短,具体取决于胚胎尾芽表达的相对数量。这是证明外显子跳跃Tbxt异构体导致尾巴消失的证据。此外,他们还发现表达外显子跳跃Tbxt异构体的小鼠可能会出现神经管畸形,这种疾病在每1000个人类新生儿中约有一例。
  研究人员指出,神经管畸形可能是尾巴在演化中消失的适应代价。神经管畸形到今天仍在影响人类,包括由于脊髓在子宫内发育不完全导致的脊柱裂。

(张梦然)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