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侯佳明 陈伽瑞)铜川市生态环境局、铜川市公安局近日联合设立生态环境警务室,将警务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护航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铜川市生态环境及公安部门积极主动作为,深化协调配合,初步构建起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集中力量查办篡改或伪造环境监测数据,以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典型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和处理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和个人,形成了有力震慑。为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破解生态环境执法难题,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经两部门协商同意,决定设立生态环境警务室,打通行刑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生态环境警务室的设立,标志着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公安执法实践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更加顺畅,为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下一步,生态环境警务室将充分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用好联合执法、提前介入、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情会商、案件移送、案件监督等7项机制,突出查处妨害公务、未批先建、逃避监管、水源地污染、数据造假、第三方弄虚作假、有毒有害物质犯罪、危废污染犯罪等8方面问题,共同发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案释法,形成有力震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