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美图是为了好看加滤镜PS出来的?

流言:天文美图那么壮观美丽,其实全都是靠PS滤镜美化出来的。
真相: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天文美图确实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呈现最终的完美效果,但整个过程并不
像手机自拍后套用几个滤镜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为了美观。
天文照片的生成往往需要通过精确计算,再进行拼接以便扩大画面范围,同时还需要拍摄成百上千张图片叠图来增强信号和抑制噪点。到了上色阶段,则需要同时考虑观测波段的分布、传达的信息及艺术性。
因此,最终的天文照片不但精美绝伦,还能传递科学信息。想要得到一张高质量的天文照片,绝不是仅仅套用几个滤镜那么简单。
催眠能够让人对催眠师言听计从?
流言:催眠可以让一个人失去自我,催眠师让他做什么都会去做。
真相:催眠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通过语言暗示和想象引导,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容易接受建
议或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以改善心理健康。在真实的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不会完全失去意识,也不会变得无法抗拒催眠师的指示。它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需要双方的合作和信任,而不是单方面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催眠技术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认为催眠并没有在心理治疗中起到显著作用。因此,碰到打着催眠旗号作为卖点的个人或机构,请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被鱼刺卡住,吃一口饭压下去就好了?
流言:馒头或米饭这样松软的主食,能粘住并拔出鱼刺。
真相:鱼刺扎在消化道内壁上,不借助专业设备的话,我们很难知道鱼刺的大小、位置、深度、朝向等重要信息。贸然靠吃一大口主食强行把刺带走,运气好的话可以达到目的,但如果刺比较硬、扎得深且方向不对,可能导致刺扎得更深甚至穿出消化道,伤及其他内脏。当鱼刺卡喉时,应当及时去医院求助医生。
会发光的虾肉是核污水导致的?
流言:寿司里的虾会发出荧光,一定是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导致的。
真相:不一定,虾发光可能是因为含有荧光蛋白、荧光素酶、海洋发光细菌。首先,食用虾不是自身发光的磷虾品种,对食用虾研究也未发现含有荧光蛋白。其次,荧光素-萤光素酶导致的发光酶促反应主要集中在虾的外部。而虾类在进食、或被捕捞、加工的过程中均可能接触海洋中的发光细菌,这类细菌的存活繁殖会导致虾出现荧光。细菌荧光素酶反应最佳温度为18℃,超过25℃则会失活。寿司的制作温度刚好符合这个区间,因此可以推断,虾肉发光大概率是发光细菌导致的。
冰箱冷藏室下部的冷藏效果更好?
流言:热空气密度小往上飘,冷空气密度大易沉底,所以冰箱冷藏室下部的冷藏效果更好。
真相:与开放空间不同,冰箱的冷热分布与冰箱的制冷方式及食材的摆放有关,不能一概而论。虽然空气会热胀冷缩,密度小的热空气将上升,而密度大的冷空气会下降,但在冰箱中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套用此规律。比如,风冷式冰箱由于循环较好,内部整体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只有靠近出风口的区域温度会更低些。而冷藏室的门上隔档由于位置靠外,且经常开关门,温度常在5-7℃。此外,大量食物紧挨着摆放,也可能影响冰箱内冷空气的流动,进而导致温度分布不均。
血液肿瘤标志物正常说明没有患上大肠癌?
流言: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都不高,没必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没有患上大肠癌的可能。
真相:肿瘤标志物是人体内一种异于正常人群的,可科学检测的标志物,主要与肿瘤相关。在大肠癌中主要的肿瘤标志物有CEA和CA199两种。尽管在大肠癌患者中,CEA和CA199增高的比例达40%以上,但仍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并不会升高。因此,要达到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目的,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不能仅凭血液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判断是否有患上大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