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五个突出”提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科技报
  4月20日,安康市汉滨区在“陕茶一号”茶树品种发源地双龙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陕茶一号”茶产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
  汉滨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大林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汉滨区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牢记嘱托、绿色兴茶,认真贯彻省市加快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做大园区、做强企业、做靓品牌、做优效益,落实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扎实抓好“陕茶一号”茶叶产业发展,强力推动富硒茶产业发展。
  突出“实”字加大扶持力度。汉滨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编制了茶产业“十四五”规划,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路径、政策保障,强化部门协作,压实培育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共促发展的富硒茶产业发展格局。在政策扶持方面,出台了《加快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汉滨区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等系列支持政策,为富硒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突出“兴”字健全体系。确立“北山粮油南山茶”的产业布局,在南山区域大力培育发展茶产业,形成了环瀛湖茶叶产业带、县河晏坝双龙茶叶产业带、大竹园洪山牛蹄茶叶产业带,以及凤凰山茶区和牛山茶区的“三带两区”茶叶产业总布局,已建成标准化茶园16万亩,其中“陕茶1号”高标准茶园8万亩。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突出“绿”字狠抓质量。在产业绿色化方面,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载体,强化茶叶质量安全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汉滨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产业标准化方面,持续加强茶园管理和产品质量管控,大力推进“双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制定,目前已发布5项标准,其中3项标准作为安康市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突出“广”字做靓品牌。在品牌整合方面,政府积极引导,推进品牌整合,聚力打造“安康富硒茶”“陕茶一号”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安康富硒茶”汉滨区授权主体37家。安康富硒茶城建成运营,已有19家茶企入驻经营。在品牌宣传方面,采取媒体广告、专场推介、茶事活动等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推广“陕茶一号”品牌,先后在北京、兰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举办宣传推介、春茶开园活动,“陕茶一号”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突出“链”字加速融合。以茶产业基地、茶文化体验园、精品茶旅线路、民宿体验区为载体,推进“茶叶+旅游”融合发展。以茶为主体的汉滨区龙头湾·茶语漫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建成茶旅融合示范园5个,推出茶文化旅游线路5条。在“茶叶+科技”融合方面,自主选育的“陕茶一号”新品种,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记者 曹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