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海上航行的专属尺度

  “海里”作为海上航行的测量单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太熟悉。相比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厘米”和“公里”等单位,海里究竟代表着多长距离?为什么海上要用海里来描述距离,而不用我们更熟悉的公里?
  要追溯“海里”的概念,我们得回到古代远洋航行的时代。在茫茫大海上,要准确测量和估算距离并非易事。没有固定的参照物,船只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也时刻在变,这使得海上前行的速度难以判断,于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海里”这一单位应运而生。
  “海里”的定义与地球的形态和经线圈有关。我们知道,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但它大致可以看作是一个球体。在这个球体上,任意一点穿过南北极点所画出的大圆,被称为“经线圈”,而1海里的距离,最初被定义为经线圈上的一分弧长。
  随着度量衡标准的发展,尤其是“米制”的广泛采纳,海里的长度得到了更精确的定义。根据“米制”标准,1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直线前进某一固定时间段的距离。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经线圈的周长,并进一步计算出海里的长度。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我们得知1海里大约等于1.852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球并非完美球体,不同纬度处的经线圈长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海里的实际长度也会有所差异。但为了方便起见,国际上通常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海里,即1海里等于1.852公里。
  那么,为什么海上要用海里来描述距离呢?这主要是因为海上航行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在海上,船只的航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向、海流、地形等。使用海里作为测量单位,可以更直观地反映船只在海洋中的实际航行情况,有利于航海者进行精确的导航和定位。
  除此之外,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贸易的繁荣,海上航行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使用统一的测量单位可以方便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知识拓展:
  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
  

(姚旺)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