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建引领 人才赋能 科研强院






  2023年9月20日,《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Geminal-atom catalysis forcross-coupling》的研究论文,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教授于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这是陕西理工大学建校65年来首次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时隔半年,《Nature》再次在线发表题为《Twisted-layer boronnitride ceramic with high deform-ability and strength》的研究论文,材料学院讲师张洋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连续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彰显了材料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材料学院坚持以建设一流材料学科为目标,强班子、强队伍、强机制,不断深化聚焦师资队伍与科研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科研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了以“学院党委立标杆、优秀支部树样板、党员干部做示范、全面提升促发展”的特色党建引领体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制度优势,助推党建工作对学院科研工作的高效引领、深度融合。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事业发展思想根基
  材料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培养全体教师科研报国的精神追求。材料学院不断做好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构建党委班子抓总体、党委委员带头抓、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树立“让党员成为骨干、让骨干成为党员”的党建思想。面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集体攻关、创新思路等形式攻坚克难,将科研一线的党员培养为学科骨干,将优秀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通过“双向培养”的方式为学院科研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人才强院举措,激活持续发展动力
  材料学院通过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和深化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在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职工会议、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中,开设师德师风教育课程或教育环节,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教师职业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养成良好师德的行为自觉;结合教师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按贡献分配,形成了人人争先进、当先锋的良好氛围。通过实施高端人才“一把手”工程,书记、院长齐抓共管,改革人才引进流程,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团队建设与人才引进并举等举措,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两年来,材料学院从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引进高水平优秀青年教师8人,1人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入选三秦引才计划区域人才,新增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新增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大青年才俊在材料学院搭建的平台上孜孜不倦、砥志研思、潜心育人。
  深化校企交流合作,共促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近年来,材料学院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动融合,通过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热工分公司等企业开展党建共建与合作,不断强化校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校企双方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两年来,材料学院共主持企业技术改造、新材料研发等项目5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在科研项目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与企业的合作领域,与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的国家标准《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正式发布,与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编写的《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和《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稀土硅酸盐环境障涂层》两个团体标准项目正在推进中。
  材料学院建立并完善了产教融合、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材料学院教师主动协助企业与高校共同申报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项目、科研平台。两年来,材料学院1名教师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获批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智能化应变式传感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1个,完成成果转移转化30余项。
  新时代新征程,材料学院将不断深化对党建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理解,积极探求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最大公约数,赋能科研强院。

(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文虎)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