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6月19日
北京大学以专利许可方式实现脑科学前沿技术产业化
文章字数:888
  促进神经药理学、脑机接口、疾病诊断等领域新发展;相关技术应用收入预期超10亿元……北京大学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成功研发,让科研人员研究和记录自由活动动物的脑干活动变为可能,加速了脑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程。
  “微型化单光子成像技术可以对自由活动小鼠神经元成像,但其分辨率和对比度低,无法实现三维成像,也无法进行连续观测。双光子显微镜的成像视野是我们团队于2017年发布的第一代微型化显微镜的7倍多,同时其具备的三维成像能力,帮助我们成功获取了自由活动小鼠在自由运动行为中大脑三维区域内上千个神经元清晰稳定的动态功能图像,并实现了针对同一批神经元长达一个月的追踪记录。”该项技术发明人之一王爱民介绍。
  为了让科技成果早日落地,2018年5月,北京大学与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维景公司”)以独占许可的方式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超维景公司支付230万元入门费,双方约定定期支付销售额阶梯式提成。
  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在企业实践中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已有专利技术落地和产业化,加速形成更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底,应用上述技术的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整机设备累计销售72台(套),创造直接经济价值约2.3亿元。目前,超维景公司全面进行了相关产品的标准化定型,并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向医疗产品应用转化。
  科研人员通过许可的形式,将科技成果的相关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联系,持续跟进技术更新与迭代,为创新主体推进专利产业化提供了借鉴。“与‘买断式’专利转让相比,专利许可方式对双方都有利。在专利转化过程中,通过许可的方式可以设定许可期限及使用权限,在专利实施的过程中便有了调整的余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介绍,专利转化的目的是让技术落地实施,为避免受让方怠于实施或不实施,还可在许可合同中设定相应的条件,例如,若在某一时间段内达不到相关要求可约定解除合同,让权利人更具主动性。

(王晶)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