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海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博物馆开馆。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发轫于1938年对张骞墓的考古调查、发掘与修缮。在考古先驱黄文弼、王子云等引领下,薪火相继开展丝路考古,1956年设立全国第二个考古专业。20世纪90年代,西北大学确立“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科定位,从西安出发,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开展考古工作,发掘出土了大量古代遗存,创新性地构建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体系,对丝绸之路早期人类活动、社会形态、文化交往、经济发展、贸易往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2009年,西北大学考古队走出国门进入中亚,开启了丝绸之路考古新篇章。作为首支走出国门开展丝路研究的中国考古队,由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教授带领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填补多项研究空白。确认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和康居的文化遗存,使中国游牧文化考古理论和实践进入国际领先水平,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广为认可的中国方案。
此次揭牌的丝绸之路考古馆位于西北大学博物馆二层,总面积近600平方米,分为“序厅”“嘱托·不忘初心”“开启·大学担当”“赓续·千年追寻”“回响·盛世华音”“奋进·一流学科”“展望·丝路放歌”“尾厅”等八个部分,以“国家战略、学者担当、高校作为”为主线,通过图文、实物、视频和场景复原等多样化手段,全面展示了学校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西北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组建中亚考古队,深入中亚国家开展联合考古,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突出贡献,展现了当代高校知识分子的担当作为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学术意义和教育意义。
“丝绸之路考古馆不仅记录和展示了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全过程,更弘扬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考古馆的落成,对中亚考古队全体成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王建新表示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丝绸之路考古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