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原虫等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所致。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感染导致,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蝇虫等途径传播,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霍乱
由霍乱弧菌所致,河水、井水、池塘水、泉水与自来水均可受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而成为传播媒介。患者可出现无痛性腹泻、呕吐、“淘米水”样大便、脱水等。
伤寒或副伤寒
由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感染引起,可经食物传播,由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病例最常见。患者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皮疹等。
其他细菌感染性腹泻
指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细菌感染性腹泻,常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大多是由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起。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胃肠道症状最为突出,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常伴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症状。
阿米巴痢疾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餐具等传播。患者或无症状,或轻度腹泻,或多次腹痛、腹泻。伴有果酱样大便,或者有爆发性中毒症状。
病毒性腹泻
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传播途径包括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以及个人用品等。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轮状病毒感染患者还有典型的“蛋花汤”样便。
虽然夏季肠道传染病病种繁多,但是传播途径基本类似,即与个人卫生、饮食习惯相关。所以,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及时清理垃圾,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
贮存或加工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生食的瓜果要洗涤洁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尽量吃熟食,少吃凉拌菜,尤其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的工具和碗筷等餐具应按要求消毒;不喝生水,少吃冷饮,更不要暴饮暴食,以免损害胃肠的防御系统。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内或频繁接受冷热交替的刺激,以维护机体免疫力。
一旦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传染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吴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