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①
聚力“八个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过去一年,西安市政府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展现新气象。2023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10.76亿元、增长5.2%。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着力发挥科教优势,坚持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全力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得实效,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主体大楼顺利封顶,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设计方案通过中国科学院评审,国家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落地西咸新区……
  2023年,西安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23%、居副省级城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900亿元、增长35.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1.53件、增长25.1%。
   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和产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构建规上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打造“支柱产业为基、新兴产业引领、未来产业突破”的产业协同聚能、梯度共进发展格局。
  2023年,西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7家。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产值增长14.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8%,代表创新驱动的充电桩、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83.6%、184.1%、56.8%。
   深化改革开放蓄势聚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抢抓首届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历史机遇,先后建成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等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中欧班列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8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2024年一季度,西安进出口总值1000.5亿元、增长7.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1.1个百分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8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全程网办,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工业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地”供应,在全国率先推行“一码管地”,首创“技术交易信用贷”等23项改革案例在全国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筑巢”西安。
  古都文化魅力持续彰显
  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统筹推进文物保护、文明传承、文化繁荣,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做好“文旅+”大文章,先后创新推出“文物+特色街区”“文物+特色民宿”“文物+传统技艺体验”等新业态。推出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巴士“博物馆号”,打造《唐朝诡事录》等数字新体验,“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持续引领时尚,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惊艳世界……2024年一季度,西安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家,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4家,接待游客6936.46万人次、增长52.42%。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坚持先立后破、速立快破,统筹推进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新成效。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利剑治污”专项行动,系统推进过境货车分流绕行、柴油货车通行管理等工作。积极稳妥实施“双碳”西安行动,启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2023年西安新增光伏装机量35.85万千瓦、增长5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40万辆,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56万平方米。
   城市功能品质展焕新颜
  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创新划分7大功能区,科学统筹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协调发展。着眼让治理效能更“高”,深入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行动,扎实推进涉水职能改革,加快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和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明显提升。着眼让设施能级更“强”,统筹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城市交通路网体系,持续推进电网攻坚行动,全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西安最大供电能力增至1400万千瓦,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70万吨/天。
   民生福祉不断优化均衡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以来,西安“保交楼”项目交付9.12万套,“保回迁”项目建成交付97个,筹集27193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建改扩建学校26所,新增学位3.3万个;西安市红会医院、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等7个市级医院建成开诊;新增城镇就业27.14万人,去年底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818元。
  2024年,西安将着眼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在优质均衡上实现新突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推进30件为民实事,启动107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全力优化全龄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供给,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
  坚持把大安全观和底线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强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房地产、政府债务、中小金融风险机构风险可控在控,重点领域和群体信访问题有效化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成贯通省市区三级的应急指挥平台、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研究出台住宅小区火灾防范“五项机制”,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紧盯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处置,2024年西安有效应对18轮强降雨过程,防汛减灾“四项机制”被中国气象局在全国推广。

记者 张祎豪)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