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海琴)7月9日,记者从宝鸡市科技局获悉:宝鸡作为首批命名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创新主体多、产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等优势,进一步统筹整合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加速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巩固提升全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市地位。
加快推进秦创原“两链”融合示范区建设。“以宝鸡国家级高新区,蟠龙、凤翔省级高新区为主阵地,聚焦全市5大优势产业、5大新兴产业、13条重点产业链,持续构建市县联动一体化秦创原‘两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宝鸡市科技局局长景行军介绍,力争年内新型传感器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获得省级批复,谋划推进钛及钛合金等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在实现秦创原创新促进机构各县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年新建市级以上秦创原“三器”平台20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80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4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2%,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加快推进有组织的研发协同创新。宝鸡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项目研发为纽带,以多方式、高标准兑现研发价值为支撑,常态化面向市内企业征集技术研发难题,采用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等形式组建攻关团队,通过揭榜挂帅等竞争机制,选定科技研发主体,精准引进、培育、用好、留住一批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同时,积极探索“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宝鸡高校每年开放不少于50个编制名额,与市域企业联合招聘所需人才。力争通过3—5年时间,全市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景行军介绍,宝鸡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充分发挥28亿元的工业发展、科技创投基金作用,设立1亿元科技金融担保基金、2亿元省市共建关键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池,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年内组织“银企面对面”“科技金融产品大赛”等科技金融对接活动20场次以上,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年内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达到50%以上,较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科技金融信贷总额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
同时,宝鸡将持续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园区承载、创新生态优化等工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