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西安“四度”科普理念的实践与思考
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张传时 严超 刘琳
  近年来,西安市科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提出“四度”科普工作理念。
  一、“四度”科普理念提出的背景
  各级领导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3年,西安市科协九大前夕,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作出了“科协要在推动创新氛围形成和科学技术普及方面务实作为”的重要批示。
  人民群众对科普工作的新期盼和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科普而言,公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传统的科学知识,科普内容需要更加关注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更加聚焦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科普产生深刻影响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5G技术、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墨子”传信、“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成就,为科普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话题,客观上也对科普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四度”科普的主要内涵
  “温度”科普
  科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做人的工作,体现“以人为本、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特点,切实让群众受益。
  “精度”科普
  科普作为公益性公共服务产品,要坚持质量为本,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创作出内容精、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作品。
  “广度”科普
  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公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科普要强化“大协作、大联合”理念,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深度”科普
  科普是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性科教社会实践,新时期的科普,要与时代价值、民族文化、中国精神深度融合。
  三、“四度”科普的具体实践
  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让科普更有“温度”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西安市科协先后举办“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综合科普活动,全市开展重点活动1500余项,参与群众超过600万人。例如,2023年9月,在西安市灞桥区举办的“陕西省暨西安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示范活动”,2天内超过4万人参加,社会反响强烈。服务科普重点人群。2023年,全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57场次,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30多所学校和社区,全市165所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开课2700课时。“西安市社区科普大学”惠民活动于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优秀工作案例”。服务社会弱势群体。2023年暑期,西安市科协与西安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爱心守护·希望童行”困境儿童暑期科普夏令营,组织孤儿、残疾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走进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同时,西安市科协还邀请院士专家为山区贫困县的学生作科普报告,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科普资源。
  坚持质量为本,打造特色品牌,让科普更有“精度”
  打造科普品牌栏目。2023年6月,西安市科协联合西安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推出少儿科普栏目《科普西安》。栏目深入西安市各大科普教育基地,带领广大少年儿童畅享“科普大餐”。省广电局评价“栏目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弥补了西安乃至陕西少儿科普类电视节目的不足。”打造科普传播体系。紧紧围绕全媒体时代受众特点,西安市科协建设“科普西安”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科普。策划发布“科普西安”品牌LOGO和IP形象,依托抖音等媒体平台运营推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青少年热爱科普、关注科普、参与科普。打造科普交流窗口。第17届西安科博会期间,西安市科协举办科普专题展。各大科普教育基地和高校面向公众展示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科普产品,实现科普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充分展示了西安科普产业新技术、新成果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资源。
  坚持整体思维,集聚优质资源,让科普更有“广度”
  强化合作协同发展。针对科普供需矛盾,注重整合优质资源,广泛开展“大联合、大协作”,不断深化拓展科普“朋友圈”。西安市科协先后与市乡村振兴局、市文旅局、市地震局、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人才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强化工作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牵头作用,连续两年举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实地参观科普教育基地,统一安排部署各区县、各市级成员单位年度科普工作,形成抓科普工作的合力。强化拓展科普阵地。近年来,西安市科协新建12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开展8个老旧社区科普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先后成立西安市品牌科普教学联盟和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深入开展“西安科普游”惠民行动,发布“2024西安科普游年卡”,实现一卡畅游39个科普教育基地。
  坚持价值引领,涵养精神品格,让科普更有“深度”
  注重基层一线参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社区科普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向基层群众普及创新理论、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广大志愿者用群众喜闻乐见、触动思想、直抵心灵的话语,架起了科学知识和创新理论通往“寻常百姓家”的桥梁。注重高端人才引入。西安市科协依托人才优势,把最优质的科普资源投入到青少年成长性最好的基础教育阶段。举办“院士进校园”科普报告会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先后邀请房喻、舒德干、郭烈锦、张国伟、邱爱慈等院士进校园作报告,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300万。注重先进典型选树。举办2024“典赞·科普西安”发布盛典活动,深入盘点西安市有影响力的科普传播典范,深度宣传以科普惠民生、促发展、提效益的典型人物(团队),推动科普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发现培育科普人才,繁荣发展科普创作,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和传播互惠。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