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的普及极大丰富了大家的社交生活,任何人随时可以在社交平台拉人建立各种群,如同学群、家人群、老乡群、购物群等。每个群中折射出群主的心理需求。
现实关系的转移 生活中,有些群主每天投入大量精力,不知不觉把生活与群的关系进行捆绑,生活边界感逐步模糊,每隔几分钟就要看看群的动态。一旦错过聊天内容,就会有种莫名的焦虑,并迅速翻看以前的消息,生怕漏掉一条。其实,这是一种现实关系转移到网络的表现,即现实生活自我设障,回避当下需要面对的生活事件,或者在现实中遭到挫折,在虚拟的团体氛围中慢慢疗愈。
弥补安全感的缺失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要有一个能随时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小圈子,希望自己的情绪价值被接纳、发声能得到及时回应、期待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而网络群能提供给个体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集体归属感,大家彼此疗愈,彼此温暖。
获得价值观导向的掌控感 群主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群风的形成。为增强成员的共鸣与参与度,群主应擅长发掘并引导讨论一些贴近生活、触动心弦的话题。
群主应敏锐捕捉一些信息,对群内情绪变化者进行精准把握,并适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与引导。通过及时且恰当的回应,群主能够进一步增强成员的归属感,使社群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和谐共进的交流平台。另外,建群后的群主有组织任命权限,可以设置管理员,对成员进行删选,从而获得掌控感、获得感。
(曹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