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平时在马路上,汽车、行人会根据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变化行进。在铁路上,火车也需要看信号灯运行,但“灯光语言”更加复杂。
“火车迷”常说的铁路“红绿灯”,指的是色灯信号机。色灯信号机,作为固定在铁路沿线的信号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组合,向火车司机传达明确的指令。其基本颜色包括红、黄、绿、蓝及月白色,每种颜色都承载着特定的意义:红色代表停车,黄色提示注意或减速慢行,绿色则意味着列车可按正常速度行驶而蓝色和月白色则主要用于调车作业,分别表示禁止调车和准许调车通过。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还衍生出红、白灯组合等复杂信号,以应对更复杂的行车场景。
这些灯光的变化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运行系统。它们与轨道、道岔、车站、机车及供电系统紧密相连,只有当所有地面设备均满足列车运行条件时,信号机才会亮起相应的灯光。这种高度集成的系统确保了列车在复杂的铁路网络中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对于高速行驶的列车司机而言,准确识别并响应信号灯至关重要。为此,机车信号系统应运而生。这一系统安装在司机驾驶室内,通过接收地面轨道电路的信息,实时复示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内容,为司机提供直观的行车指令。在高铁上,司机更是依赖驾驶室内的车载信号设备,通过读取显示屏上的机车信号,来确认前方路况并作出相应操作。
为了确保信号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铁路信号工们承担着繁重的维护任务。从信号灯泡的严格筛选到日常的检查维护,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信号灯泡在出厂后需经过严格的通电试验,确保其质量过关;而机柱、灯座、电线、变压器等配件的定期检查,以及显示距离、灯端电压等参数的校准,更是保障信号灯正常工作的关键。
在铁路线上,一盏盏信号灯如同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列车的安全。它们以光为语,以色为令,精准指挥着每一列火车的行驶。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号灯,构成了铁路交通安全的坚固防线,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心、便捷。
(姚旺)
知识拓展:
机车信号是指在司机室内指示列车前方运行条件的信号。在地面信号机为主体信号的前提下,机车信号为辅助信号,它能自动地反映列车运行前方地面信号机的显示状态和运行条件,指示列车运行,并与列车自动停车装置结合,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