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11
安康市:担纲使命勇作为 铆足干劲谱新篇
  如何进一步围绕“深化”二字抓谋划、强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步伐稳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8月30日举行的“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康市有关负责人回应了当前相关热点话题。
  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抓落实,经济持续向好。
  近年来,安康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三个年”活动落地落实。今年随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经济运行稳健回升向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4%、8.5%、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安康市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强“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积极谋划强储备,创造条件促开工,集中力量赶进度,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合力。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完成计划投资的114.7%,今年上半年29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64.85%。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安康市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致力于打造“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定期跟踪督办惠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建立市、县政府领导每周与客商、企业家直接交流的“亲商助企日”制度,上半年累计开展839场次,交办解决问题1417件。组织千名领导干部遍访帮扶2649户“五上”企业和580个市级重点项目,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突出生态第一资源扬优势,本底成色更足。
  生态是安康市最大的优势,全市国土面积中,秦岭占48.1%,巴山占5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3%来自安康市,森林覆盖率68%以上。
  安康市结合禀赋优势,确定了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秦巴医药、交通装备、消费电子8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扎实推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旅游”双向发力,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增效。精心组织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特色主题活动、旅游奖补措施有效引客入安。围绕破解生态价值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安康建立起GEP核算制度体系和自动化核算平台,测算2022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089.4亿元,是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1.65倍。
  突出创新第一动力聚要素,多元赋能增效。
  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安康市面临着“面上保护、点状开发”的刚性要求,全市国土面积禁止开发区域占7.8%,限制开发区域占84.1%,重点开发区域仅占8.1%。安康市坚定不移通过开放创新破解立地条件制约,充分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用,以及拥有“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等区域和条件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安康市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力推行为每条重点产业链组建一个技术支持团队、每个链主企业配备一名科技副总、每个入链企业明确一名科技顾问的“科技赋能三个一”制度。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长101.6%、100%、66.9%。安康市今年获批建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此外,安康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启动建设安康智算中心项目,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市10个县市区均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西北电子信息基地、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多个专业园区初步建成。
  突出民生第一关切扛责任,幸福品质提升。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2023年安康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和7.7%,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5%和7.5%。
  安康市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优化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推进山水园林品质城市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2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3个示范镇、100个示范村建设,103个村获评“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保持民生财政支出在80%以上,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村劳务服务公司”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62万人左右,以工代赈工作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8.8%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超10万元。
  “安康市自觉将省委‘三个年’活动作为勇担使命任务、赢得工作主动、应对压力挑战的重要抓手,今年进一步围绕‘深化’二字抓谋划、强担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行动更加有力、势头越来越好。”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说。

记者 杨海琴)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