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吕慧
  立足新时代,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社会化治理功能,更要践行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努力实现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化价值,进而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探寻新路径。同时,深入研究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不仅有利于提升妇联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促使更多女性社会组织和妇女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也有利于实现妇联组织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注重社会理念引领机制
  以理念引导行动,以行动践行理念。妇联组织的本质就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自成立以来,妇联组织就牢牢把握关爱弱者、关爱社会的价值取向,将引导广大妇女提升自我能力、发展社会地位作为己任。
  积极践行社会工作理念。从社会使命看,社会工作理念强调“扶弱济贫”,妇联组织应以真实反映妇女群众的呼声、切实维护妇女群体权益为己任,面对现实生活中妇女群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妇联组织应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思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社会工作理念强调“助人自助”,妇联组织不仅应在妇女儿童群体出现困难时,积极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更应充分利用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妇女潜能,推动妇女群体走向“自救、自立、自主与自强”。
  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以社区工作方式为基础,为妇女建立、完善身边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建立一对一联系,组织妇女参与集体行动,加强妇女群体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在妇女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其自主、互助及自决的精神,让妇女群体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合理解决基层妇女问题,从而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完善社会组织孵化机制
  实现妇女组织化参与,就要培育女性组织、支持女性组织、发展女性组织,重建妇女的公共身份,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积极动员女性社会组织力量,为妇女群体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达到妇联组织与其他女性社会组织互惠双赢的合作目标。
  构建女性组织的支持体系。妇联组织要从源头助力,积极参与并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争取政府在经费、项目、人才等方面面向女性社会组织倾斜,进一步加强妇联对女性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在过程中积极给予指导,协助女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益创投,帮助一批女性组织在服务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让妇联组织从直接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间接服务的推动者,也让社会管理回归到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轨道上。
  完善女性组织的发展机制。以购买服务实现对女性组织的参与式增权,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通过不断完善能力提升机制、健全交流服务机制、完善项目对接机制,进一步增强女性社会组织能力,激发女性社会组织活力,从而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服务力和影响力。
  三、发挥社会项目撬动机制
  在国家项目制治理的背景下,妇联与女性社会组织通过多元化合作,在承担政府让渡职能和资源的同时,通过主动的场域和资源拓展,使项目成效扩大化,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辐射效应,国家也通过项目制实现了对妇女的赋权与治理。
  妇联做好统筹工作。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妇女工作中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在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方面,妇联要同时扮演“购买者”“指导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在国家宏观的政策引导、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的规范建设等方面,妇联要做好“教练”工作。同时,在项目执行、信息整合、资源链接等方面也要提供一定的支持服务,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加强平等合作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各主体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作用,在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下形成社会治理合力。通过项目制,不断完善妇联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平等合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各主体以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争取权益和实现性别平等为目标开展合作,实现互惠共赢,进而实现妇联、社会组织和妇女群体的赋权与增能。
  四、优化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合作平台是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路径。妇联组织要结合自身组织特点,在参与基层治理时,尽可能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整合多方资源,并加强与横向组织间的密切联系,积极调动并凝聚多方力量,不仅有利于改善组织资源匮乏的局面,扩大服务空间,更能够为妇女群众提供广泛的合作平台。
  最大限度地利用属性资源。妇联组织可以依托政府的行政资源获得合法性地位,完成其他社会组织想做但做不成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抓住政府职能转变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授权,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于妇女儿童的部分职能和项目。也要利用组织自身特性积极吸纳并聚合社会资源、组织资源,完成政府应该做但无力做的事情。
  最大限度地链接社会资源。参与基层治理时,妇联组织要勇于打破体制区隔,将拥有不同资源的主体吸纳进区域组织架构中,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妇联组织的整体性功能,增强其统筹、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加强横向网络联合,妇联组织通过链接多元主体,拓展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开辟新的公共服务空间,协调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提供应激性公共服务对于解决广大妇女群体的切实需求也具有重大意义。
  五、构建社会行动协作机制
  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只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效能最大化,这就要求妇联组织加强与政府、女性社会组织的合作,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通过跨部门多元共治,整合吸纳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展社会治理的多元网络,实现妇联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长效发展。
  建立问题导向的参与机制。在妇联参与基层治理的协同共治中,必须以妇女群众为主体、为中心。妇女群众是妇联开展协作治理的基础和原动力,妇联要积极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协作决策模式,将关乎妇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纳入其中,要建立以妇女群众参与为中心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同时,也应该引入以妇女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让妇女群众评判妇联开展协作治理的成效。
  建立科学有效的共治机制。在构建共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共治机制,作为推进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战术支撑,明确利益相关方和妇女群众的利益划分与补偿,实现妇联组织与政府、女性社会组织的平等参与和长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妇联组织的妇女服务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推进协作治理机制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有机统一。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