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树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其果实和种子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常用于制作洗涤用品及传统工艺品。然而,皂荚树也常受到食心虫的侵害,这种幼虫对皂荚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危害特征 该幼虫孵化后,先在皂荚表皮上取食,形成小的洼坑,随后蛀入皮下潜食,形成细长的痕道。幼虫继续向荚内蛀食,虫斑逐渐扩大,被害处凹陷、变褐腐烂,最后干枯。危害严重的皂角幼果期自行脱落,有的虽能长到成果,但蛀孔多,虫粪堆积,皂角发霉变黑。被害种子内部被咬成空洞,影响发芽和利用。
发生规律 1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荚角内和树皮缝隙处结茧过冬。第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初成虫羽化,成虫夜晚活动,产卵于皂角表面。6月中旬出现二代成虫,7月上旬出现第三代成虫,这代幼虫为害至9月,老熟幼虫进入休眠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5月中旬开始,发现被害皂荚及时摘除,并清除脱落的荚角,防止幼虫转移为害。
化学防治 在产孵盛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00倍液或4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王忠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