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省教育厅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师德师风建设向上向好、教师发展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建设量质齐升、教师评价改革纵深推进、教师待遇水平显著提高……9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就。近年来,省教育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省教师工作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023年,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增长到16.3万人

  “近年来,全省教师队伍数量更加充足,学校师资配备标准不断提高,陕西专任教师总量从2019年的51.13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56.09万人,增幅9.68%。”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介绍,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从2019年的12.49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16.3万人,增幅12.32%;高校新进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95%以上,硕士以上研究生导师从1.46万人增长到1.8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从4189人增长到8157人。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从2019年2272人增至2023年4197人,增幅84.72%。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4083人,较上年度增长15个百分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从2019年177人增长到2023年345人,增幅94.92%。这支数量相对充足、结构日益优化的教师队伍成为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师德师风建设向上向好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代表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确保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97.7%。全省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大中小学全学段贯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全学段全学科覆盖,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陕西获奖人数居全国第2。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严肃查处失德违纪教师273人,通报案例72起,撤销教师资格26人,取消违规流动的70名骨干教师称号。健全完善师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师生联系和同伴互助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校园和谐安宁。持续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先进个人14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4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41个;评选省级教书育人楷模76人,师德标兵246人,师德先进集体164个,最美教师22人,涌现出郝跃、管晓宏、张新科、丁海燕、张莎莎、杨筱冰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代表。
  教师发展体系建立健全
  累计投入0.95亿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40.53亿元支持省属师范院校建设。实施地方院校公费师范生教育,累计招生1640人,90%以上毕业生到省内基层学校从教。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支持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等地方师范院校建设,以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为抓手,提升师范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连续3年组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与人数累计6万余名。聚焦“提质增效”,国培计划、省培项目累计投入6亿余元,培训教师校长40多万人次。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累计投入0.95亿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8个省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高等教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3.5万人次,支持近200名省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设立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招收在职教育硕士、博士403名。
  人才梯队建设量质齐升
  累计培育中小学省级教学能手4138人
  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骨干校园长、名师名家梯队建设,累计培育中小学省级教学能手4138人、学科带头人1066人、教学名师389人、骨干校园长89人,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9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11人、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6人。发布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8人,首批认定“双师型”教师数量1.31万人,占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32.3%。积极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实施好重大人才专项,加强高端智库建设,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体系。我省高校现有国家级人才1706人,比2019年翻了一番(2019年849人)。其中,“两院院士”4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35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37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2人,文化名家暨理论界、新闻界、出版界、文艺界“四个一批”人才32人等。
  教师评价改革纵深推进
  每年按省级周转池计划不少于85%比例下达省属高校

  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持续优化,全省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为: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1:12.5、初中1:13.5、小学1:19,同时为各市增加了3%—4.5%的附加编制,实际核定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9.57万个,实现了全面达标。全面下放高校人事自主权,设立人才编制周转池,每年按省级周转池计划不少于85%比例下达省属高校,支持满编超编高校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补充配备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立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定向评价使用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深化中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关,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破除“五唯”弊端。实现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107个县区全覆盖、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全覆盖。
  教师待遇水平显著提高
  支持省属高校实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

  建立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自2020年起,全省每年核增上年度教师奖励性绩效约25.8亿元,教师待遇保障机制进一步巩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中省安排15.95亿元,月人均补助429.52元,惠及教师11.98万人。实施“特岗计划”、“三区”人才计划、“组团式”帮扶、银龄讲学计划等人才帮扶专项,累计招聘特岗教师2.4万人,招募支教讲学教师1.36万人、交流轮岗教师8.79万人次,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累计投入1800万元定向帮扶,参与教师7.5万余人次。支持省属高校实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稳定高水平师资力量。
  教师信息素养稳步提升
  持续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我省试点工作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榆林、西安高新区、陕西师范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省级平台为载体,举办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累计参与教师10万余人次,省级获奖作品3000余件。深化“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3000所城乡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结对帮扶关系,建设名师直播课、点播课1万余节,动态数字资源8万余份。持续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我省试点工作,认定一流线上课程1946门,选学人数超3876万人次。
  “新征程上,省教育厅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说。

记者 杨海琴)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