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美食,而孩子们又对这类高糖、高油食品更为喜爱。
医生表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怎么吃零食进行了指导。
恰逢佳节,在食用月饼时有以下几点建议: 要选择合适的月饼
尽量选购大品牌、预包装的月饼,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同时还能清晰地看到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吃得明白更放心。
避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月饼,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对于有食物过敏史的孩子,家长更需要关注过敏原。在品尝月饼之前,家长应该仔细了解配料,确保孩子对所有的食材都有尝试过,不含有过敏的成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控制食用量 3岁以下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高糖高脂的食物对于他们来说,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2—3岁儿童不宜摄入添加糖,4岁以上儿童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小于50克,最好小于25克。市面上售买的月饼不适合3岁以下宝宝食用。3岁以上儿童少量食用,点到即可。
合理搭配饮食 中秋节期间,家庭聚会难免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家长应注意饮食的均衡,确保食物多样化。建议平均每天食物种类数达12种,每周要有25种以上。
在中秋节期间,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营养丰富且美味的零食,如新鲜的水果切片、坚果、低糖酸奶或奶制品等,来替代那些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特殊人群需注意 肥胖的儿童和患有糖尿病的儿童不宜吃月饼,对于糖尿病儿童而言,要慎食“无糖月饼”。一些无糖月饼用糖醇类甜味剂,食用过多也可能带来腹胀、腹泻、腹痛等问题。而且无糖月饼所含油脂并不少于普通月饼,热量仍然较高。
控制体重的孩子更应少吃月饼,以免摄入过多热量。患有龋齿的幼儿在食用月饼以后,易造成龋洞加深,还会引发牙髓炎,使疼痛加剧,应尽量少食月饼,或吃完月饼后,要尽快刷牙漱口,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