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三代人的厨房
魏亮
  我的奶奶生于1917年,是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她的一生是忙碌的,很多时候都是围着灶台转。奶奶家的厨房是简易的,就是土砖老屋的一间偏房,偏房正中间有个土灶台,灶台上有一口大铁锅,屋上方有个铁钩,铁钩上挂着个烧水用的铜壶。土灶上方有个排烟管道,直通屋顶烟囱。厨房左侧堆放了柴禾,禾是引火用的,柴是燃料原料的。厨房右侧是个木柜,里面放置着碗筷、调味料等。夏天做饭时,捡的是干柴,生火容易些,烟也少些,但是灶台边温度高,一顿饭下来,奶奶总是汗流浃背,吃饭也没什么胃口;冬天做饭时,捡的是干湿参半的柴禾,生火就麻烦些,白烟直往灶台外乱窜,不多时,整个屋内烟熏雾绕的,奶奶被烟熏得眼睛直流泪,咳嗽声不断。奶奶洗完头后,整盆水都是黑的。洗衣服时,衣服上不但有烟味,而且洗衣水也是黑的,需用皂荚清洗多次才洗得干净。看似平常的一日三餐,奶奶付出了多少辛劳,体味了多少生活的艰辛,只有奶奶自己心中最清楚。
  我的母亲生于1953年,是典型的城市家庭妇女。1988年,父亲所在单位第二次分房,父亲分的房子面积仅有25平方米,厨房只有两平方米,陈设也极为简易,靠窗处有个排油烟的风扇。内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个下水池,一个案台。最主要的是一个藕煤炉子,藕煤炉子左边生火做饭做菜,靠右边有个桶子,借炉火的热量,温水用。藕煤炉子也要引火,每次引火,都有烟等引燃了藕煤,最关键是保住火,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母亲有经验,晚饭后直到九点,才添上新煤,罩上火罩,留一个小孔出气,直到第二天早上做早饭再打开火罩。但是,每晚还是要白白烧掉煤的一部分。煤燃烧后还有些气味,也不好闻。直到本世纪初,藕煤炉子才退出历史舞台,液化气燃气灶闪亮登场了,这时,只要一扭开关,灶台上就会冒出蓝黄色相间的火焰。但还是有个问题,快没有液化气了,火力小了,炖菜不熟。有好几回,还有几个菜没炒完,液化气就没了,母亲直摇头,忙打电话叫送气师傅送液化气来。多少年的家庭主妇生涯,母亲年轻时白皙光滑精致的脸庞,变成了现在面黄、皮肤粗糙的脸庞。其中,有多少岁月沧桑和生活的不易,只有母亲的内心才有深刻的体会。
  我的妻子是90后,厨房成了她展示厨艺的舞台。我家的新房有一百多平方米,厨房设计精巧,白瓷砖地板和墙面,深蓝色的橱柜,光滑整洁的灶台,用的是天燃气,上方是智能抽油烟机。厨房内智能电饭煲、多功能净水器、智能热水器等一应俱全。你想用热水,只要打开热水器,打开出热水的水龙头开关就行。妻子煮了饭,又要去外面买菜,根本不用着急,用手机就可以操作智能电饭煲。一顿饭下来,厨房内根本无煤气味,油烟味。做饭时间也快,边用电饭煲煮饭,不到十分钟,灶台上的天燃气一边可炒菜,一边可炖菜。天燃气换上了智能表,如果购的气余额不足了,手机上的燃气公众号会提醒,根本不用担心做菜到一半燃气没了这种尴尬事情。在厨房里做饭,不再是受罪和负担,而是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更是平常幸福生活的乐章。
  厨房是观察一个家庭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变化。它是反映家庭幸福指数最高的,也是最真实的地方。从三代人厨房的变化,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它带给了我们舒适欢乐的日常生活。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